游客
题文

诗歌鉴赏(4分 )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下列三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下面问题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
李清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这首词题目为“雨”,但通篇不出“雨”字,却“雨”贯全篇,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峡口①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8.“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一词,完成后面题目。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该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所写。按当时风俗,天大旱,地方官员要向天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是苏轼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①缫(sāo)车:缫丝车,抽丝工具。②牛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③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④野人:农夫。
7.(1) 全词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仅一句就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2) 上片写初夏田园风光,请描绘“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的景象。

(3) 虽然旅途疲惫,但词人作为一方父母官仍展现出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除此以外你还读出哪些感情?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①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②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诗中的“咽”和“冷”字用得妙,请你说说其妙在何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