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填序号)。
①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可立即用湿布盖灭
②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③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④浓硝酸与浓盐酸均易挥发,故均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⑤不慎将浓碱溶液溅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⑥称取10.5 g固体样品(1 g以下使用游码)时,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9.5g。
(2)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
回答下列问题:
(2)①该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如过滤时引流液体、灼烧时搅拌防止固体崩溅,试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第三个作用 。
②验证滤液A含Fe3+,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____ (填试剂名称)。
③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过滤操作,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
④在灼烧操作时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填字母代号),其名称是 。
工业烟气通常含有二氧化硫,在排放前需经脱硫处理。右下图是两种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Ⅱ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CaSO3中Ca、S、O元素的质量比是 。
(3)已知原料NaOH的价格为2.9元/kg、Ca(OH)2的价格为0.36元/kg。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质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其原因是 。
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需要Na2SO4 3.0g,水 47.0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0g的Na2SO4.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 ,然后 ,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47.0mL水.请在如图中画出47.0mL水的液面位置.
④溶解.
(2)稀释溶液.(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mL)
①取1mL 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g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 mL.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4)下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易溶于水B.有挥发性C.受热易分解
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碲(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NaC1,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SO2,待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得到粗碲.
(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TeOSO4+2SO2+3XTe↓+3H2SO4,则X为 (化学式).
(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NaC1浓度和SO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
实验 |
温度/℃ |
反应时间/h |
粗蹄沉淀率 |
a |
65 |
3.0 |
65.0 |
b |
80 |
3.0 |
98.9 |
c |
80 |
2.0 |
98.9 |
d |
90 |
2.0 |
97.0 |
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 和 .
②实验a和b的目的是 .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和 h.
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 (填选项).
A.80℃,1.5hB.80℃,2.5h
C.70℃,2.0hD.95℃,2.0h.
三瓶遗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鉴别这三瓶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①气体a的名称是 。
②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2)若遗失标签的是氢氧化钙、碳酸氢钠、盐酸三瓶溶液,鉴别时不需外加任何试剂,只需将其中的溶液①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②、③中,若实验现象是:一个有气泡,一个无明显现象,则①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