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其父康,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夫一样怀归,①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 (《三国志•吴书•陆绩传》)
【注释】①盍:何不。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曾为庐州太守( ) ②是橘甘 ( )
③术奇之 ( ) ④绩跪下对曰(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精于天文、历法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 B.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 |
C.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 | D.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陆 郎 幼 而 知 孝翻译下列句子。
(1)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
译文: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译文: 请简要评价“陆绩怀橘”的行为。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③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①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古国名;③仞:古代八尺叫仞。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隰朋从于桓公从:②春往冬反反:
③迷惑失道道:④老马之智智: 下列句中的“之”与“老马之智可用也”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主人处处款之 | C.事列《神仙》之传 | D.跪而拾之以归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又相之②微管仲下列句中划线字用法与“吾其被发左衽矣”中“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 | B.其一犬坐于前 |
C.一狼洞其中 | D.此皆良实 |
子贡为什么对管仲是否仁德提出了疑问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结合本文孔子的看法谈谈怎样才是“仁”。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的词。
①其两膝相比者②诎右臂支船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B.而竖其左膝安陵君其许寡人 |
C.左臂挂念珠倚之公将鼓之 |
D.若听茶声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上文具体描写了“船头”和“舟尾”人物各异的情态,其目的是什么?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①!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
人,使各有配偶,垦艺②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
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
【注释】①牧圉:到牧场中放牧。 ②艺:种植。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意思。
⑴宜礼而用之⑵当复诣契丹耳⑶向者何往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B.立市里,以处汉人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C.德明问所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D.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原句: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答出两点。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猛浪若奔 ⑵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⑶潭中鱼可百许头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从甲、乙两文中找出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
甲文:;乙文:。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