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夜到渔家
张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注释:①柴扉:柴门。②竹深:竹林幽深。②寻沙岸:是说有人在寻找沙岸泊船。④动草衣:草衣,即蓑衣。春风吹动着他身上的蓑衣。本诗前两联用什么手法反映渔人怎样的生活?试加以分析。
诗后两联写出了“行客”心情的怎样的变化?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唐)钱珝(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问题。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诗三、四句,历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这两句写景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注: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①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②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③。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④!
【注】①张煌言:是与郑成功齐名的南明抗清人物。抗清兵败被俘,慷慨就义。此诗作于被俘后。②于氏:于谦。③一枝:喻栖身之所。④鸱夷:皮制口袋。史书上说伍子胥死后,吴王取其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灵异录》说子胥魂怒,驰水为钱塘江潮,“常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请简析首联的作用。
这首诗写了诗人自觉走向死亡时的哪些心态?请结合诗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