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四:荣氏兄弟(荣敬,德生)抓住时机,向面粉业大举投资。1914年——1919年,茂新,福新厂的生产能力激增,其面粉不仅畅销我国北方各省,而且远销英法及东南亚各国……在棉纺业方面,1915年荣氏兄弟创办办申新纱厂  
——《荣氏兄弟的创业思想》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
(2)材料四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3)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原因?
(4)据材料五回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行业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要概括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教训?

"五四运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下列一组图片引起了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浓厚兴趣。他们就这组图片提供的重要的历史信息进行了思考,并根据这些信息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请你也参与进来吧,谈谈你的理解。

中非关系的友好发展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相聚北京,共商建立和发展中非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在峰会上宣布采取八项政策措施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北京峰会树立了中非友好合作里程碑,全面开创了中非友好合作新局面。
材料一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与埃及等7国领导人一起回顾中非友好合作的历程,他深情地说:“我是来走亲戚、看朋友的。”非洲领导人感动的说:“你回家了。”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6月18日在结束对埃及的正式访问前曾在开罗举行记者招待会,特别强调非洲人民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的宝贵支持。他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中国的先哲说过,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会忘记非洲人民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宝贵支持。
材料三毛泽东主席曾形象的说:“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温总理为什么说“我是来走亲戚、看朋友的?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有哪些“德”?为什么说是“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的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结合回顾新中国外交走过的风雨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上述三个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别指出新中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国际背景.
(3)综合上述图片,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