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CH2=CH2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溶液褪色 |
CH2=CH2发生取代反应 |
B |
KIO3溶液中加入HI溶液并加入淀粉 |
溶液变蓝色 |
氧化性:KIO3>I2 |
C |
将盛满氯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放在日光下静置一段时间 |
气体逐渐减少,最后变为无色 |
Cl2置换出水中的氧生成了O2 |
D |
将苯、溴水混合后加入大试管加热 |
试管底部产生油状物 |
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
B.HS-+H2O![]() |
C.CO2+H2O![]() |
D.CO32-+H2O![]() |
下列有关平衡常数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K值越大 |
B.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小 |
C.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大 |
D.K值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 |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O2(g)=CO2(g)△H1=-393.5 kJ/mol
(2)H2(g)+O2(g)=H2O(1)△H2=-285.8 kJ/mol
(3)CH3COOH(1)+2O2(g)=2CO2(g)+2H2O(1)△H3=-870.3 kJ/mol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1)的△H为
A.△H=+244.1kJ/mol | B.△H=-488.3 kJ/mol |
C.△H=-996.6 kJ/mol | D.△H=+996.6 kJ/mol |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在相同时间内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H2)=0.1 mol/(L·s) | B.v(N2)=0.1 mol/(L·s) |
C.v(N2)=0.2 mol/(L·s) | D.v(NH3)=0.3 mol/(L·s) |
一定浓度l00mL的HNO3溶液中加入2.8gFe,全部溶解,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1.12L,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c(H+)=0.1mol/L。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无硝酸亚铁 |
B.反应前HNO3溶液的浓度为2.0mol![]() |
C.反应后溶液中c(NO3-)=1.6mol![]() |
D.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6lg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