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W>Y>X |
B.元素的非金属性W>Y>X |
C.Z2Y3、WX分别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
D.X、Z、W的最高价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如图所示实验,如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表示()
①c(Ag+) ②c(NO3-)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pH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⑤ |
常温下,K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100mL 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400mL 0.01mol/L Na2SO4溶液后,溶液中无沉淀析出 |
B.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等于3×10-3 mol/L |
C.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 |
D.a![]() |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H=-92.6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N2 |
H2 |
NH3 |
||
① |
1 |
3 |
0 |
放出热量:23.15kJ |
② |
0.9 |
2.7 |
0.2 |
放出热量:Q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1/7
C.容器②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3.15 kJ
D.若容器①体积为0.5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23.15kJ
已知:NaA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将0.10molNaA和0.05molHCl溶于水,得到PH<7的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A-)+c(OH-)=c(Na+)+c(H+) B.c(Na+)>c(A-)>c(H+)>c(OH-)
C.c(HA)+c(A-)=2c(Na+) D.c(Na+)>c(Cl-)>c(A-)>c(H+)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
B.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
C.温度、浓度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反应速率的改变,所以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 |
D.若溶液中存在c(H+)=c(OH-)=10-6 mol/L,则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