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硫及其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深人。
(1)共生工程可以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并改善环境。
①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空气中SO2浓度过高会加重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
b.SO2、NOx、CO2的大量排放都会造成酸雨
c.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大量排放可能引发光化学烟雾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低碳经济”都能改善空气质量
②发电厂产生的SO2尾气中的可直接用氨水吸收,变废为宝。若用15L 2.0 mol氨水充分吸收4480L含10%的SO2硫酸尾气(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吸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③利用发电厂产生的SO2制成以水为电解质的SO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该电池电动势为1. 06V。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将发电厂产生的SO2通人含有Na2S、Na2CO3的废液中可制得Na2S2O3·5H2O,通人SO2过程中的现象是:通了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并析出沉淀,沉淀量逐渐增多;沉淀量逐渐减少并形成清液;停止通SO2,过滤后母液经蒸发浓缩,冷却得Na2S2O3·5H2O晶体(提示:)。上述过程中析出沉淀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调节废液中Na2S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时可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2O3·5H2O。
(12 分)T℃时,在某容积恒为2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4molH2,在催化剂辅助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92.0kJ /mol。t0时刻,建立平衡后,测得生成NH3的量为2mol;从t1时刻开始,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T℃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2)T℃时,下列能证明该反应已经建立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体系总压强不再改变 |
B.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
C.H2的质量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
D.c(N2)与c(NH3)的比值不再改变 |
(3)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平衡常数K(t5~t6) ______ K(t7~t8)(填“>、<或=”,下同)。
(4)T℃时,建立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2molN2和2molNH3,则此时 v正 ___ v逆。
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如下图:
(1)一个水分子含_____个孤电子对,水分子能与很多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请写出它与铜离子形成的一种蓝色的配合物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每个冰晶胞平均占有____个水分子,冰的熔点远低于金刚石熔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力为18.5 kJ/mol,而冰的熔化热为5.0 kJ/mol,这说明冰熔化成水,氢键_________(填全部或部分)被破坏。
(4)假如冰晶胞边长为a cm,则冰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g·cm-3
(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
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
(1)乙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设计步骤①的目的是;指出①的反应类型;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3)欲检验乙中的含氧官能团,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
A.溴水 |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C.溴的CCl4溶液 | D.银氨溶液 |
(4)乙经过氢化、氧化得到丙()。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丙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上产生4个吸收峰。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⑥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I A |
ⅡA |
ⅢA |
ⅣA |
VA |
ⅥA |
ⅦA |
0 |
|
2 |
①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1) ⑥有两种同位素,其中一种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其原子符号为_______;
(2)②与④可以形成一种温室气体,其电子式为_______;
(3) ③和⑤的氢化物沸点 __________(填分子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②和⑥按原子个数比为1:4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含有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5) ②形成的单质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晶体,它们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离子晶体 E.混合型晶体
800℃、2L密闭容器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 n(NO)随
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进行到2 s时c (NO)=。
(2)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___________。(3)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NO的转化率=。(提示 :)
(4)判断一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有很多,某同学针对该反应提出一种设想:测定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当密度不再改变时即可判断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你认为这种设想是否正确?(填“是”或“否”)请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