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Na2SO4、MgCl2、CaCl2)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下:
其中,滤液一→滤液二之间需进行三步操作:
操作①:加入过量Na2CO3,除去滤液中的Ca2+
操作②:加入过量X,除去滤液中的Mg2+
操作③:加入过量BaCl2,除去滤液中的
请回答:
(1)操作②中的物质X为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①、②和③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滤液二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成了国内外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的焦点问题.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有近90%的食品中含有合法或违法的食品添加剂.那么,如何科学地看待食品添加剂呢?
我们知道,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入手.
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名称 |
物质组成(填化学式) |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变化 |
类别或作用 |
法律规定 |
碳酸氢钠 |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 |
膨松剂 |
可用 |
|
硫酸铜 |
增色 |
国家严禁使用 |
||
铁(还原性铁粉) |
比较活泼的金属,能与胃酸反应 |
抗氧化剂 |
依据国家标准,可用 |
|
甲醛 |
CH2O |
防腐 |
国家严禁使用 |
(2)还原性铁粉用作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钠是面食类食品经常使用的添加剂,如蒸馒头时人们常常加适量的碳酸氢钠.少量碳酸氢钠食入人体,不会危害人体健康.请你从碳酸氢钠的性质、在胃液中的变化,以及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它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将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下表为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mg/kg).
菜肴 |
半小时 |
6小时 |
18小时 |
24小时 |
炒青菜 |
0.6861 |
0.7982 |
4.3333 |
5.3624 |
韭菜炒蛋 |
1.8153 |
1.9249 |
2.8390 |
5.6306 |
红烧肉 |
2.4956 |
4.2558 |
4.3668 |
5.5188 |
红烧鲫鱼 |
2.0948 |
3.2300 |
7.2397 |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kg.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Na2SO4、MgCl2、CaCl2)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下:
其中,滤液一→滤液二之间需进行三步操作:
操作①:加入过量Na2CO3,除去滤液中的Ca2+
操作②:加入过量X,除去滤液中的Mg2+
操作③:加入过量BaCl2,除去滤液中的
请回答:
(1)操作②中的物质X为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①、②和③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滤液二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在家中发现松软的面包、酥脆的饼干内部都有许多小孔.为探究这个问题,她从面点师那里了解到:此类食品制作过程中常加入膨松剂,碳酸氢钠就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小红从超市买来一袋膨松剂(碳酸氢钠),按照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①阅读使用说明:使用时与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拌和,成形后直接焙制;
②观察到样品为白色粉末状物质;
③取少量样品加入水中,发现其完全溶解;
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pH=11;
⑤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________.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氢钠的其他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________.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他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________.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盐酸的体体/mL |
0 |
10 |
19.5 |
20 |
20.5 |
30 |
40 |
pH |
13 |
12 |
10 |
7 |
3 |
2 |
1 |
下图中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