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 (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 ,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 。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
和 。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
①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其数量比为 。
②表现型为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其数量比为 。
③表现型均为有芒,发生分离的性状是 。
④表现型均为感锈病,发生分离的性状是 。
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表现型有三种: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系谱图如下,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
(1)以上图示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什么遗传定律?。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
(3)6号和7号的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的根本原因是
,其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为。若12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概率为。
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填字母)。
(2)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填字母)
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填字母)。
(3)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
(4)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填字母)细胞中,
(5)乙图中②过程中的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6)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则B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7)若一次分裂产生的D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其可能原因是乙图中(填编号)过程发生异常引起的。
(8)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段。该段若对应甲图中某些细胞,则可对应细胞。
(9)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对应的甲图中应为细胞。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是显性,下表是4种不同的杂交实验以及各种杂交组合所产生的子代数。据此回答:
亲代 |
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 |
||||
组别 |
表现型 |
黄圆 |
黄皱 |
绿圆 |
绿皱 |
① |
黄圆×绿皱 |
30 |
29 |
31 |
32 |
② |
黄圆×绿圆 |
42 |
14 |
41 |
13 |
③ |
绿圆×绿圆 |
0 |
0 |
43 |
14 |
④ |
黄皱×绿圆 |
31 |
32 |
30 |
31 |
(1)在第①组实验中,亲代黄色圆粒个体能产生种配子,子代中纯合子占。
(2)在第②组实验中,子代共有种基因型。
(3)第③组和第④组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
第③组第④组
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遗传病是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为如果致病基因不位于此种染色体而是位于另一种染色体,则Ⅲ9患病,她的必患病,这与图示的不相符。
(2)Ⅱ5和Ⅲ9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和。
(3)Ⅲ10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4)如果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出生病孩的概率为。请在下面方框内写出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全部可能存在的遗传图解。
名词解释:
(1)相对性状:
(2)等位基因:
(3)同源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