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战争”指的是哪四次战争?(4分)
材料二: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指的是什么条约?(4)
材料三: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提出了海权论: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这种观点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3)材料三中: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 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材料四:解放前,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4)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抗击了70%的日本侵略军,最终以3500多万儿女捐躯为代价,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国共两党抗击日本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战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某帝王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能任用。”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朕”指谁?据材料一分析他在位期间实行的民族政策,并请举一例加以说明。(6分)
⑵从材料二看,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基于这种认识,他执政期间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⑶材料三中的对话,表明这对君臣坚持怎样的用人标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请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将图表中序号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978—2007年GDP及其增速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认识。

书报中感悟历史与现实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回答,图一中《人民日报》所示的是哪次重大会议?请你谈谈图一与图二之间的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邓小平成为《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的理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下图是小华设计的“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中A、D两个阶段我们党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措施。任选其一,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2)在B阶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完成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3)在C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哪些失误?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南方经济有了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