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2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多年波澜壮阔,90多年壮丽辉煌。
材料二 下面的材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921━1949年的奋斗历程。
①洗雪国耻 ②生死攸关 ③星火燎原 ④当家作主 ⑤开天辟地
(1)材料中“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
(2)“长征壮歌”中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
(3)“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试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建国大业”发生于哪一年?
(5)请你沿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将材料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三:卫青出使西域,促成了南北方交通线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此,唐朝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也日益活跃。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的“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这个地区是什么时候归中央政府管辖的?管辖的机构叫什么?(3分)
(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最远到达哪里?(2分)
(3)材料三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3分)
(4)古老的丝绸之路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它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10分)
材料一: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他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此,他采取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3分)
(2)西汉时期又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3分)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采取的政策有什么不同?(2分)
(4)写出秦汉时期北方的劲敌(1分)。请问西汉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反击这一劲敌?(1分)

(10分)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评……
材料二:


政治上
经济上
7世纪中期
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材料三: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整体,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回答(3)(4)两小题:
(1)“商君”是谁?材料一主要记载了他的什么活动?他的这一活动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改革内容?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它主要吸纳哪个国家的文化精华?(3分)
(3)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完成的?这次民族大融合主要促进了哪两个民族间的融合?(3分)
(4)我们肯定(3)问中的这一历史事件,主要是因为它()(1分)
A.得到了汉族地区的支持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D.巩固了贵族的统治地位

(10分)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二:“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材料三:“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了什么问题?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4分)
(2)材料二选自的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统治者制定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三反映了古希腊哪座城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3分)

材料一:下左图是2010年10月,《环球》杂志20期封面:一个朝鲜半岛与N个美国总统。
根据材料一,回答第(1)(2)题。

(1)请说出在冷战时期,美国发起的涉及这相关两个国家的历史大事。
(2)中国当时对这两国的历史大事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