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城镇位于成都附近, 8月7日有一辆旅游大巴从乙城镇附近上高速开往甲城镇方向。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12:10,旅游大巴上的游客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判断此时旅游车大致行驶的路段为
| A.1路段 | B.2路段 | C.3路段 | D.4路段 |
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对于乙城镇的高度可能为
| A.158米 | B.420米 | C.289米 | D.535米 |
这天,若山区某人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他最可能位于上图中R、L、K、P位置的哪一处
| A.R | B.L | C.K | D.P |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1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小题。
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 A.全球昼夜平分 | B.北半球为夏季 |
| C.太阳直射20°S |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③ | D.②④ |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图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 A.15°N,135°E | B.15°S,135°W |
| C.23°26′N,0° | D.23°26′S,180° |
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
|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
|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
|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1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1、2题。
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 A.6时 | B.9时 | C.12时 | D.14时 |
该日( )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
|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
|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
|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
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1)~(2)题。
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
| A.昼夜温差大 | B.秋雨绵绵 |
| C.气候湿热 | D.台风频繁 |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图中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小题。
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 A.低纬地区 | B.中纬地区 |
| C.北极附近 | D.南极附近 |
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 A.1个多小时 | B.3个多小时 |
| C.5个多小时 | D.7个多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