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在吃黄花鱼时,看到其头骨上有两块白色的小石头。
[提出问题] 这白色小石头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小石头被称为“鱼脑石”,用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猜想与假设] 如图:
针对小力的猜想,你构建的假说是 。
[设计并进行实验] 利用给出的试剂:10%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设计实验针验证小力的猜想。
实验方法 |
可能看到的现象 |
结论 |
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①取粉碎后的“鱼脑石”,向其中加入 ② |
① ② |
|
|
(1)指出上述装置中标示出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2)实验时,将取一定质量粉碎后的“鱼脑石”放进锥形瓶中,将A和B装置进行连接,从分液漏斗处加入稀盐酸。
思考:B装置中广口瓶上方要放一定植物油的原因是 。
(3)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 ④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反思交流] 小力同学在B右侧装置中收集到40mL水,他认为反应中产生了40mL气体,但小华同学认为,即使按正确操作进行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止40mL你认为他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你觉得谁的说法正确?
如果实验证明了小力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鱼脑石”中一定含碳酸钙吗?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理由是 。
【2015年四川省乐川市】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CaO+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想】
Ⅰ.只有氧化钙Ⅱ.只有碳酸钙Ⅲ.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Ⅱ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Ⅱ成立,其理由是 。
(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Ⅲ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② |
猜想Ⅲ成立 |
【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 。
【2015年重庆市B】( 6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李红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人试管A 、B 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 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 色。
(2)实验2中,若B 盛装的是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墓本类型是 反应。
(3)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 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溶质只有氢氧化钠猜想2 :溶质只有碳酸钠猜想3 :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实验和结论: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B 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 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现红色 |
猜想3成立 |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 (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 溶液换成 溶液。
【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10分)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① 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
将100g的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度,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我国海盐年产量3千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
在蒸发池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项中的____(填选项序号)。
①潮汐能 ②生物能 ③电能 ④太阳能 ⑤化学能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中和”“复分解”“氧化”“化合”“分解”之一)。
(3)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一一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80℃时,KNO3的溶解度为169g。在2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硝酸钾,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填“饱和”与“不饱和”之一)溶液,若使烧杯内的物质逐渐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填最筒整数比)。
【2015年上海市】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下表是KNO3、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KNO3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I.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是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
II.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III.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IV.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