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现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他们对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查资料:Na2O+H2O=2NaOH
提出假设:燃烧后瓶璧上附着的白色物质是什么?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 。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是Na2O。 |
方案2 |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适量BaCL2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白色物质是Na2CO3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
……。 |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根据方案2的结论,补齐方案 2中②的实验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3)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NaOH,你填 (同意或不同意)该同学的观点,
并简述理由:
(4)根据假设2,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南、小岗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制定计划】小南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岗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A B
【收集证据】小南在整个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交流与评价】小南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岗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拓展与延伸】使用上述实验B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和(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践与研究。
(1)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毒液体,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贮运过氧化氢的试剂箱上最适合粘贴的一张标识是____________(从上图中选填字母序号)。
(2)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要收集干燥的氧气,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由气体发生装置开始)_________(选填字母A~E);
②加入药品通常采用“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MnO2的反应容器中,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MnO2可以连续反应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_;
④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
质为人类服务,请从物质两面性的角度,说说你对氧气的认识(各举两例)。(本小题答对
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应用氧气 |
隔绝氧气 |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中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 Na2CO3
(2)【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则猜想Ⅱ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b.操作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操作④的现象判断: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由此判断猜想Ⅰ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____________(填“全部变质”或“部分变质”)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 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 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③ 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_______保存;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小王同学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王利用提供的试剂(氯化钙溶液、稀盐酸、碳酸钙固体、酚酞溶液)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探究。
他首先猜想: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氢氧化钠。
小王通过查资料知纯碱溶液呈碱性。他根据首先的猜想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试液加入试管,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试液显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是氢氧化钠。
(1)小王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
(2)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写出他这次实验的操作过程是,
现象是;
小王经过认真思考,他发现新的疑问:试液中真的没有氢氧化钠了吗?他又作了探究:
(3)猜想:试液中还有氢氧化钠。
(4)实验验证:
①实验操作步骤 ;
②实验现象 ;
③实验结论:试液中还有氢氧化钠
如右图所示,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液体、气体和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1)若A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为空气,将金属固体C倒人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A是(填化学式),金属固体C是(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B为空气,将黑色固体C倒人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A是(填化学式),黑色固体C是(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A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C倒人试管中,气球很快被吸人试管中,则气体B是(填化学式),固体C是(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