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 ,内阻为 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 )和若干导线;
(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要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
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填"串联"或者"并联"),并将电阻箱阻值调为Ω。
(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
测相应的电流
,并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下表
1 |
2 |
3 |
4 |
5 |
6 |
|
R(Ω) |
95.0 |
75.0 |
55.0 |
45.0 |
35.0 |
25.0 |
I(mA) |
15.0 |
18.7 |
24.8 |
29.5 |
36.0 |
48.0 |
IR(V) |
1.42 |
1.40 |
1.36 |
1.33 |
1.26 |
1.20 |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 图线
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
是
,内阻
是
。
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某同学的线路连接如图甲所示。
(1)画出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
(2)在图乙坐标系中标出了该同学所测的实验数据,作出这些数据点的拟合直线,并读得该直线的截距为________A-1,求得其斜率为________V-1;
(3)求得电池的电动势是________ V,内阻是 Ω。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
(1)电磁打点计时器与电源相接,图甲中接线正确的是(填“A”或“B”);
(2)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经正确操作后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x1、x2、x3……x7、x8为各个点迹的坐标,请写出从计数点C到计数点D两点间对应运动过程中重锤m的动能变化量的表达式 ,势能变化量的表达式 ;
(3)比较重锤m动能变化量和势能变化量会得出什么结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图中O为释放小球的位置,A、B、C、D为固定速度传感器的位置且与O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1)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v
C.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下落的高度h
D.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所用的时间t
(2)作出v2—h图象,由图象算出其斜率k,当k=____________可以认为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写出对减小本实验误差有益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的步骤如下:
①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定滑轮伸出桌面。
②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并把打点计时器连接到电源上。
③把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并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且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④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并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悬挂一砝码盘,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⑤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⑥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更换纸带,重复上面步骤。
⑦根据纸带上打的点算出每次实验时小车的加速度,把每次实验时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记录在相应的纸带上。
⑧以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细线的拉力F(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画出a—F图象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上述操作步骤中明显遗漏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画出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是直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将本实验做了改动:每次实验时将小车上的砝码拿下放到砝码盘上,其他操作都与上面一样。那么他画出的a—F图象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游标尺所在位置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