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⑴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容易——( );生存——( )
⑵用“ ”划出描写地震后悲惨的景象。
⑶请用“﹦﹦﹦”划出中国救援队队员们是如何搜救灾区伤员的。他们用哪些仪器搜救伤员?
⑷用“一……就……”说一句话,不要忘了加标点。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tíng yuàn( )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时,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yáo wàng( )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róu hé( )的,是静寂的,是mèng huàn( )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2.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近义词:纳凉——( )静寂——( )模糊——( )
(2)描写星空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课文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请举出文中例句。
(1)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句子意思。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句中“萤火虫”是指_______。“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摇摇欲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方之珠”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地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在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整个世间,全世界都知道。 ( )
(2)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 )
(3)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排列得密集、整齐。 ( )
2.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3.把划线句子改成“把字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说说你喜欢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还是繁华的街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暇)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fēng luán xióng wěi( )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bǐng píng)障,像新生的竹笋,sè cǎi míng lì( ),倒映(yìn yìng)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guài shí lín xún(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载)倒(dǎo dào)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yún wù mí méng(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锦)不断的画卷(juǎn juàn),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3.在选文第一节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4.作者用了________手法,把桂林山水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写出了桂林山水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中的“碧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三国时,吴国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吕蒙从小炼就了一身武艺,十几岁就开始在军队中服役了。打仗时,他冲锋陷阵,十分勇敢,往往会手提大刀,第一个杀入敌阵,为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只要提道“吴国阿蒙”,没有人不知道的。
可是,吕蒙识字不多,自称“大老粗”,不爱学习。吴国国君孙权劝他要多读点书,对他说:“你身上的担子很重,没有文化是不能统帅千军的,一个将军( )要勇敢,( )要有智谋,这样才能服众。”吕蒙听了不以为然,心想:我没读多少书,也不比别人打的胜仗少啊!他对孙权说:“军营里的事情太多了,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啊!”孙权知道吕蒙在找借口,就例举了许多刻苦学习才成就不凡伟人的例子,并说:“( )想读书学习,时间( )可以找到。”
吕蒙听了孙权的教导以后,发奋读书,白天处理军务,晚上常常挑灯夜读,逐渐喜欢上了读书。( ),几个月下来,吕蒙的知识明显丰富多了。有一次吴国的军师鲁肃到军营来看望吕蒙,两人一起讨论一些问题。鲁肃发现吕蒙的举止谈吐跟以前相比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感到惊讶,问道:“吕将军好像跟以前不大一样,是怎么回事?”吕蒙听后哈哈大笑,“朋友相处,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我早就不是以前那个粗鲁的阿蒙了!”
孙权也听说了吕蒙发奋读书的事,对他更器重了,还经常在别人面前称赞吕蒙,要求其他将领要以吕蒙为榜样,好好学习文化。
1.文章的第一小节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圈出来,依次改在下面的横线上。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读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练习。
“吴国阿蒙”指的是_______。原先,吕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以______________为借口不想读书。但是,他听了_______的教导后,______________,结果让_______刮目相看。“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意思也就是______________。
4.请你用一句名言说服吕蒙好好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
有几本书面容整肃,神情倨傲,满肚子都是一些人世间的大道理。这些书如同家长一样亵慢不得。阅读这些书之前最好沐浴焚香。通常,我总是放轻脚步悄悄地从它们旁边绕过。
还有几本书性格严谨,斤斤计较。如果要从这些书里面引文,一个字也不能错漏。否则,肯定要出差错。想和它们打交道,最好是在精力充沛的时候。
另一些书性情开朗,无拘无束,开卷有益同时又不给人增添负担。我可以信手翻阅它们,甚至一边看电视一边读。记得住记不住都无妨。
我的书架上有一本书已多年不读,但多年以前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这是一本描绘作家的书,一位俄罗斯作家温情而又幽默的手笔。那些趣味横生的性格,煎熬人心的写作,森林、海洋以及荒凉小车站特有的气息——这一切无不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得承认这本书与我的文学爱好密切相关。我不想说出这本书的名字,我想保持个人独享的感觉。
书架上还有一些友人赠送的新著。一位友人信中说得有趣:这本书不是让我读的,它只想挤入一个熙熙攘攘的书架,然后静静地歇在那里。我当然读了这本书,但每回经过书架,我还是要留心看一看这本书是否还在那里。
有几本书用于查询,而非阅读。它们如同一些特殊用品的商店,虽然门可罗雀但却不急不躁——它们知道我总有上门求教的一天。这一天是它们永久矜持的所有理由。
书架上还保存了一些我还不了解的书。书的名字激起了购买的欲望,但我还来不及读它们。我不知道它们会让我惊喜交加还是大失所望。也许,这就是一份期待,如同期待一次动人的邂逅。
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亵慢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无拘无束无( )无( )无( )无( )无( )无( )
不急不躁不( )不( )不( )不( )不( )不( )
3.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不同性格的书 |
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
神情倨傲的书 |
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 |
性格严谨的书 |
|
性情开朗的书 |
|
神态矜持的书 |
4.“家有藏书,不亦乐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