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 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⑴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⑵给下列句子中的“闻”字选择正确解释:
A.听见; | B.听见的事情、消息; | C.有名望的; | D.用鼻子嗅;E.姓。 |
①你号,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
②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
③你知道吗?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
④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⑤闻家的人都拌到外省去了。( )
⑶解释文中语句。
①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去( )方( )欲( )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意思。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奕①
弈秋②,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③二人弈,其④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⑥而射之⑦。虽与之俱⑧学,弗若之矣。为⑨是⑩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奕:下棋。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②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奕秋。 ③诲:教,教导。 ④其:其中。 ⑤鸿鹄:天鹅。 ⑥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 ⑦之:这里指代鸿鹄。 ⑧俱:一起。 ⑨为:同“谓”,认为。 ⑩是:这个人。
1.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段的意思。
2.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另一个 ,结果。
3.“奕秋诲二人”,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请写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蝙蝠
明·冯梦龙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乎?”蝙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亦不至。麟亦责之。蝙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
【关键字词解释】
凤凰:传说中的禽类之王。
倨傲:骄傲自大。
麒麟:传说中的兽类之王。
生诞:这里指诞辰。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恶薄:恶劣浅薄,指社会风气。
语:说。
何以:凭什么。
居:在。
至:到,来。
徒:家伙。
汝:你。
既而:不久。
相与:互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欣赏《忆江南》。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①月中寻桂子,郡亭②枕上看潮头。何日更③重游?
[注释]①山寺:这里指杭州的天竺寺。
②郡亭:指杭州郡守官署内的虚白亭。
③更:再。
[大意]
回忆那江南的美好景色,最让人怀念的是杭州。天竺寺中秋月朗照,桂花飘香,徘徊月下看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落下,散落在桂花丛中;躺在郡亭上,观赏那卷云拥雪的钱塘潮。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游杭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