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地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哪些失误密切相关?(答二个要点,2分)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至今为止,这一决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分配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结合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同答:
(1)材料一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惊人的远征”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材料三中面对倭寇的骚扰,明政府派谁进行抗倭?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步辇图》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还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隆重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结合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此图作者是谁?图中端坐中央的是何人?
(2)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一领袖,他是谁?册封此领袖的皇帝是谁?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官职?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王强同学善于思考总结,复习完七年级下册历史后,他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从以下他的历史笔记中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学习方法值得借鉴。请根据王强同学的部分笔记,回答以下问题
(1)制度创新篇
①科举制对西方近代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那么科举制正式创立于哪位皇帝时?对于古代选官这一方面,有何意义?
(2)和谐盛世篇
②唐太宗统治时,政治清明,名将名相辈出。其中人称“房谋杜断”的是谁?
③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3)民族关系篇
④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出现了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他多次火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请问岳飞抗金的“金”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⑤元末有人写诗道:“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反映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融洽关系?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对外政策与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 奇异的悲歌
明朝时期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语)。
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紧闭国门……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陷入更深的危机,清帝国终于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
(1)"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现象与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实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这一政策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什么严重危害?
探究二 奋进的乐章
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年份 项目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 624 |
20 370 |
102 398 |
421 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 |
1 826 |
7 073 |
28 762 |
(2)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行?
探究三 激荡的交响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3)据材料回答我国政府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4)综合上述探究,你如何认识"对外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中外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及其代表作品。
材料二 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2)据材料回答,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推崇什么思想?他们为什么需要这一"更强大的思想武器"?
材料三 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是哪两面大旗?
(4) 综合上述材料,中外三次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