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番话意在强调( )
A.美国需要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政府 |
B.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
C.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
1787年宪法颁布和实施后,近代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认为:“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翻版’。”下列有关杰斐逊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但非独裁专制 |
B.美国总统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C.美国总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D.美国总统对参议院和众议院负责 |
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雅典人集会的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而且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古希腊民主开放的政治理念 |
B.促进了雅典政体的形成 |
C.形成的根源是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 |
D.与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 |
承德外八庙中的小布达拉宫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正南方。下图是小布达拉宫门口的一只威风凛凛的石象,但大象的腿却是跪着的。对此现象的理解最接近事实的应该是()
A.大象在佛教中的地位相对比较低,只能是跪立的 |
B.大象跪立表示对游客的欢迎 |
C.大象正对着皇家园林避暑山庄,表示对皇权的臣服 |
D.这种设计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
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
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 B.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
C.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 |
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
D.儒学对秩序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