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该运动

A.发生在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之际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D.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德国强租胶州湾
B.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巴黎和会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D.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英国正式照会日本,提出:“上海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中心,因此当日后中日两国开战后,希望日本同意不在该港及附近作战。”这表明

A.英国为同德国竞争,诱使日本加入协约国
B.英国纵容日本侵华,但不得损害英国利益
C.英国企图独霸中国,竭力排斥日本的势力
D.英国保持局外中立,以维护远东的秩序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这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国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可是距此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给中国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辛丑条约》
C.洗劫北京城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应归于

A.学生罢课 B.商人罢市 C.工人罢工 D.工商学的联合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