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制采用了“行卷制”,主考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录取结果。宋代的科举制实行“糊名制”,将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下列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唐代行卷制注重考生平日作品,带有主观性,是不可取的 |
B.宋代的糊名制杜绝了请托造假等科场舞弊现象 |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程序上的进一步僵化 |
D.反映了对官吏选拔制度的公正性的不断的探索 |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社会变迁 | B.阶级分析 |
C.道德标准 | D.文明传承 |
孔子评价**说道:“**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赐”。**指的是()
A.商鞅 | B.刘邦 | C.管仲 | D.齐桓公 |
《韩非子·扬权》中说道:“天有大命,人有大命。”下列句子与材料表述的道理相同的是()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B.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
C.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
D.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 |
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下列名称意思都是指现在的“大学”,按照名称出现给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太学”② “国子学”③ “国学”④ “国子监”⑤ “国子寺”
A.③①②④⑤ | B.①③②⑤④ |
C.①④⑤②③ | D.①②③⑤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