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国电影图志》目录的一部分。该目录反映了建国初期
| A.多种电影体制并存 |
| B.模仿苏联电影的管理体制 |
| C.“双百”方针促进电影创作繁荣 |
| D.国家鼓励国营电影发展,限制和取消私营电影 |
下表反映了该时期中国中国近代产业结构(1887—1936年)()
①城市化水平较高②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③工业化远未实现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在市的内部,按照出售商品的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同业组织,称为“行”,仅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很多外国人在西市做生意,西市被称为“金市”;市各占两坊且“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城市商业现象可能出现于()
| A.隋朝洛阳城 | B.唐朝长安城 |
| C.北宋东京城 | D.清朝广州城 |
1405年7月11日,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怀着对普天之下“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想,派郑和七下西洋,从此,郑和云帆高张、鹤舞天风,开始了历时28年的漫漫海上丝路历程。由此可知,郑和航海精神是源于()
| A.天朝上国观念 | B.闭关锁国思想 |
| C.殖民霸权主义野心 | D.儒家兼济天下胸怀 |
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 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
| A.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 |
| B.诸候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
| C.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 D.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