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中国商务报》报道:“风气忽开,大为更变,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一时间景运更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有如此之速者。”从中可知 
①戊戌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 B.C. D.

“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是恩格斯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历史的描述。当时欧洲文坛先后出现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现代主义

直到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① 雪莱创作《西风颂》
② 彼特拉克《歌集》
③ 薄伽丘创作《十日谈》
④ 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