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立足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促使中国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今年“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步伐稳健有力。
“法治中国”36年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87 十三大
提出“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的思想。
1997 十五大
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2002 十六大
提出“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大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2012 十八大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注意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
2014 十八届四中全会
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党建设“法治中国”的历程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6分)
(2)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制定《建议》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8分)

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具有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鲁迅、雷锋、王进喜、任长霞等,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了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1)为什么说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物?
(2)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计划”、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近来我市各中学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学校的活动,各班举行了“崇廉尚洁,文明守纪”的主题班会。此举将廉政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营造了崇廉尚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1)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举行“崇廉尚洁,文明守纪”的主题班会和营造崇廉尚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作为一代有志青年,你将如何来使自己成为“崇廉尚洁,文明守纪”的好公民?

甲同学说:“我喜欢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因此没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
乙同学说:“哲学对我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
试分析评价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

阅读下列表格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表一: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340
408
495
559
610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 000万左右。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表二:我国2008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硕士生及其以上
本科毕业生
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19%
47%
35%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17%
67%
26%

表三:对3000名2009年毕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区
中部城市
西部和北部地区

74.8%
25.2%
2%
首选单位
传统白领
传统蓝领
新兴
71%
27%
2%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6分)
(2)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