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1)小麦种子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由相同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构成该大分子的单体是 。潮湿的小麦种子容易发芽,小麦种子发芽后,该化合物可水解成______,后者可用______试剂鉴定。潮湿的小麦种子也容易发霉,其原因是______。
(2)将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右图曲线表示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
①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②若小麦的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在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氧气产生速率)是___mol/min 。
(3)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除外界因素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用粗箭头表示)和物质物质循环(用细箭头表示)示意图,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单位:J·cm-2·a-1),请回答:
(1)科学家在调查某植食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发现被标志过的动物再次被捕捉的难度加大,所以测得的种群密度要比实际值。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2)植食动物与食肉动物之间能通过彼此尿液的气味等来避敌或捕食,这说明信息能够,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分析可知,一年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J·cm-2·a-1。A1、A2、A3代表各营养级中的能量。
(4)分析发现,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l5 J·cm-2·a-1,遗体残骸中的能量为2 J·cm-2·a-1,则能量从生产者流向植食动物的传递效率为。能为分解者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场所有。
正当中国各界激烈争论转基因水稻安全问题之际,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一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摘自20l0年4月<新世纪>周刊) “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 ↓ GATCC一.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 GATC—)。
(1)图中a、b所示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图中c称作,它的构成除了复制原点、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等。
(2)据图分析,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作为标记基因。
(3)过程e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和。
(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
甘蔗含糖量高,是生产燃料酒精的优质材料。为了提高酒精产量,需要优质甘蔗品种和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作为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要用甘蔗的外植体作为材料对甘蔗进行大规模种植,在对甘蔗外植体细胞进行接种前,需要进行,两项工作。
(2)在外植体培养获得幼苗的过程中,需要与等激素的作用。
(3)为了获得理想的酵母菌菌种,可以对野生菌种进行。然后在
A.固体 | B.液体 | C.选择 | D.鉴别) |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要比基本培养基额外添加,在该培养基中挑选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突变酵母菌。
(4)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MS培养基和微生物培养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知随着大豆的发育过程,田鼠的种群密度,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每隔100米设桩比200米设桩对田鼠种群密度的控制,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直接由、决定的。
(3)与曲线Ⅰ相比,曲线Ⅱ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所涉及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
(2)图中a段表示电位,b点时膜外是电位。
(3)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 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离子通道开启(阴/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而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再被细胞利用,则图中结构①表示。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