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问题。
金鱼是常见的观赏性驯养动物,取材容易,观察现象明显,常用做实验材料。实验小组观察发现在饲养金鱼时,鱼缸窄小或鱼饲养量过多都会使鱼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确定鱼缸内金鱼适宜饲养量,小组确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1)据题意可知,金鱼出现浮头现象是由于水中缺少溶解氧,因此,将探究课题确定为
【实验试剂与器材】
隔夜自来水、保鲜膜、漏网、计时器、若干塑料方盒、家用增氧泵等。
【实验过程】
(2)制作冷却沸水
将部分隔夜自来水煮沸后冷却,密封备用,其目的是 。
(3)筛选适用金鱼
为了获得客观、准确的结果,选择实验金鱼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不同溶解氧浓度下金鱼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呼吸频率),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号 |
溶氧量 |
培养环境 |
观察指标 |
|||||
呼吸频率(第1次) |
呼吸频率(第2次) |
呼吸频率(第3次) |
…… |
呼吸频率(第n次) |
Y1(次/min) |
|||
A |
0.2mg/L |
X1 |
160 |
152 |
156 |
|
161 |
|
B |
6.2mg/L |
X2 |
78 |
80 |
80 |
|
83 |
|
C |
8.0mg/L |
X3 |
57 |
61 |
60 |
|
63 |
|
表1中,如果X1代表冷却沸水,根据上述实验试剂与器材创建的条件X2应为______ ,X3应为______ __。
【结果分析】
(5)利用3种不同溶氧浓度的前3次呼吸频率数据,制作溶氧量和呼吸频率的相关性用柱状图表示。(2分)
(6)简要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
春天将活的幼嫩柳条切成段,悬于潮湿的空气中,几天后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
(1)造成这种生根与生芽的极性,与植物体内的分布有关,因为这种物质总是从茎的部位产生,向运输。
(2)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茎段中该物质浓度高的一端有利于生,浓度较低的一端则有利于生。
(3)在一定范围内,高浓度的该物质对植物生长则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松柏类植物具有显著的。而且离顶芽越近的侧芽受抑制作用越深,以致使整个植株呈形。
下图是某学校高二学生根据西瓜受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绘出的变化曲线(注:横坐标示实际天数,纵座标示子房直经大小),其中A曲线表示正常授粉情况下的记录,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曲线A表示子房直径逐渐____________,说明授粉后子房能发育成____________,原因是胚珠发育成____________的过程中,合成________,促进其发育成果实。
(2)曲线B表示子房直径逐渐____________,说明子房________,曲线B下降的可能是雌蕊未____________,或者子房发育早期,人为除去了_____或被虫蛀,使果实发育缺乏________而停止发育。
(3)对比曲线A和曲线B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_______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__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
A、B、C。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上会起“鸡皮疙瘩”,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
。这种反射属于反射。
(3)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4)当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兴奋时,神经细胞膜外的大量内流而形成动作电位。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写标号,在横线上填写文字)
(1)②、③、④依次表示、 、 。D、E分别表示
、物质。
(2)B物质是。生成B所需要的能量来自,B中的能量将用于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
(4)联系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物质是[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