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每小题3分。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上中者拔为将众莫能弓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己卯,以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武仙据真定,定武诸城皆应仙。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定武诸城复去仙附。庚辰春,金大发兵益仙,治中李全叛中山应之。俊军时屯曲阳,仙锐气战,败之黄山下,仙脱走。
壬辰,会诸军围汴。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焉,时年四十有八。
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岁时庙祭,非疾病,跪拜必尽礼。子虽孩乳,亦使之序拜,曰:“祀以孝先也,礼宜如是。”待族亲故人,皆有恩意;里夫家僮,亦接之有道。克汴时,以侍其轴为贤,延归教诸子。尝曰:“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屡诫诸子曰:“吾一农夫耳,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
俊忠实自许,不为夷险少移,临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虽中伤亦不为动。每慕马援为人,曰:“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故战必持矛先士卒,或谏止之,俊曰:“我人臣也,敌在前,不死,乃趋安脱危乎?”先是,戊子岁,朝于行在,诸将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如众,俊曰:“民实少而欺以数多,他日上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行元帅府时,狂男子三百余人期日作乱,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深、冀间妖人惑众,图为不轨,连逮者数万人,有司议当族,俊力请主者,但诛首恶。
南征时,人多归俊愿为奴者,既全其家,归悉纵为民。邻境人有被掠卖者,亦与直赎还之。其天性之美类如此。俊器度弘远,善战而不妄杀,故人乐为之用。大小百战,无不克捷。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召与欢语,有惰者,则怒罚之,故其部完实,民惟恐其去也。
(选自《元史·董俊传》,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辰,诸军围汴会:会合
B.子虽孩乳,亦使之拜序:行礼
C.俊忠实自许:称许
D.有司议族当 判罪

以下各组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上中者拔为将/众莫能弓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B.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上/中者拔为将众/莫能弓/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C.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上中者/拔为将/众莫能弓/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D.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上/中者/拔为将众/莫能弓/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俊尊老爱幼,知书明理,战功显赫,是个文武全才。他重视教导子女,在作战期间也不忘为子弟寻找贤明的老师。他还善待亲戚朋友甚至家中仆人。
B.董俊心系百姓,不会压榨百姓谋取私利。可他手下却有人像当时的很多官员一样,虚报所猎户口获得了好处,董俊发现后向他们讲明了其中的害处。
C.董俊认为自己是忠实之人,事实也是如此。战场上的董俊以马援为楷模,勇往直前,即使受伤也不会怯阵退缩,人们敬佩他的同时也为他的安全担忧。
D.董俊善战而又不滥杀人,人们都愿意为他所用,很多人甚至愿意做他的家奴。他用财物救助被拐卖的人,看到人们勤于农事就很开心,在百姓中口碑很好。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2)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召与欢语,有惰者,则怒罚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业,字敬业,臣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处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眇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业以细微,伏事节下细微:细致周到
B 宁可损败清风清风:清廉的风气
C 唯有孟业,宜铨举之铨举:选拔推荐
D 唯知自修,无他长也自修:自我修养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寻迁东郡守,宽惠著。韶戏业曰。
病卒后寻业断决之处,谓业曰
A 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乃”不同。
C 两个“以”不同,两个“乃”相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乃”也不同。
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元韶)典签。
B 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业)厚偿。
C闻业名行,复召(业)为法曹。
D 岳心鄙其眇小,(业)笑而不言。

杨炎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閫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炎。逾年,安丰被兵,炎慨然曰:“事亟矣,炎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炎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炎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炎偿之,炎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炎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炎从容曰:“斩之诚是,策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炎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璧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炎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炎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炎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炎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稽数:核对数目。
C、珙坐受其拜,炎为动色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沉细:沉稳细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里陈氏馆之教子,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闪跌不顾。
B、故人荐,出淮閫杜杲幕。
其策为“小子房”。
C、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勇败。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有将校语不逊,(将校)命斩之。
B、第方会客广谋议,(斩之)非其时非其地也。
C、大将立功,庭参纳拜(大将)。
D、炎与(王登)偕行,王登迓于沙市。


(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
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之?”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于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以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
(选自《后汉书·寒朗传》注: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
B.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
C.不敢多污染人
D.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今以钟磬置水中
B.乃上言建等无奸王曰“善。”乃下令
C.陛下大恩,裁止于身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故(建等)多有虚引
B.左右方引(帝)去
C.小臣不敢欺(陛下)
D.陛下问(政事)以得失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所连及——凡与楚王案件有点牵连的人
B.无敢以情恕者——谁也不敢为了私人交情而宽大处理
C.臣见考囚在事者——我看到那些审讯囚犯的人
D.臣今所陈,诚死无悔——我今天说的这番话,就是死了也绝不反悔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寒朗执法严明,实事求是的一组是
①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②乃上言建等无奸③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④是以考一连十⑤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A.①④⑤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寒朗和三公府的属官一起审查处理楚王刘英谋逆一案的案犯,颜忠、王平等人的供词中牵连到耿建等四位大臣。皇上知道了非常气怒,令寒朗把与此案有关的人一律定罪判刑。 
B.由于耿建四人否认曾与忠、平相见,寒朗就单独提审忠、平,问四人的模样如何,发现他们编造假供诬告四人的情况。
C.寒朗据实情上奏,说明耿建四人并没有参与谋反。后来又向皇上分析忠、平编假供的动机,并解释审查完耿建四人而没有及时禀告的原因。
D.寒朗不怕皇上发怒,直言强谏,指出因楚王一案牵连,已经造成不少冤案,而大臣怕负责任,不敢说真话。皇上听了有所悔悟,亲自到洛阳狱审理案情,将一千多名无辜的人释放出狱。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一ll题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
文帝即王位,以邺县户数万在都下,多不法,乃以逵为邺令。月余,迁魏郡太守。大军出征,复为丞相主薄祭酒。从至黎阳,津渡者乱行,逵斩之,乃整。至谯,以逵为豫州刺史。是时天下初复,州郡多不摄。逵曰“州本以御史出监诸郡,以六条诏书察长吏二千石以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也。今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天下复何取正乎?”兵曹从事受前刺史假,逵到官数月,乃还,考竟。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帝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赐爵关内侯。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兵劫之,逵不动
A. B.
逵到官数月,邺县户数万在都下
援闻逵名欲使将郭援攻河东
C. D.
丞相主簿祭酒援攻不拔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左右引逵使叩头 B.多不法 C.大军出征 D.兵曹从事受前刺史假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贾逵“严厉果断”的一组是
①以兵劫之,逵不动。②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③津渡者乱行,逵斩之,乃整。④兵曹从事受前刺史假,逵到官数月,乃还,考竟。⑤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逵无论是初为郡守,还是到赐爵为侯,一直都能尽职尽责。办事严厉果断,卓有成效。
B.贾逵对当时吏治弊病认识深刻,整顿治理从惩办徇私枉法者入手对逾假不归的下级官吏“考竟”(拷打致死)。
C.贾逵在对不法官吏严惩的同时,还注意对老百姓宽厚仁爱,因此深得绛地父老们的爱戴。
D.魏文帝对贾逵十分赏识,在治邺一月后就提升他为太守。后来还布告天下,树贾逵为州治的榜样。

(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郦生食其(yi ji)者,陈留高最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肥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了其将皆握,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若见沛公,谓曰‘臣里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从,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广野君。
注释:握(chuo) ,器量狭窄。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徇:巡行。
B.溲溺其中溲溺:撒尿。
C.夫陈留,天下之冲。冲:交通要道。
D.于是沛公辍洗,超摄衣。摄:整理。
1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
B 沛公方倨床使两妇子洗足
不宜倨见长者
C 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故诸侯相率而攻秦
D 使人召郦生
请得使之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份,有误的一项是
A (某)未可以儒生说(之)也
B (若)弟言之
C 足下……欲以(之)径入强秦
D (陈留令)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
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 莫为我先:没有哪个人能赶在我前面。
B 臣善其令:我善于发布军令。
C 此真吾所愿从游:这真是我所希望结交的人。
D 令下足下:陈留令(的能力)在您之下。
15.郦食其谒见刘邦时,以自己的言行使刘邦从瞧不起他转变为请他上坐。下面句子中,表现郦食其这方面言行的一组是
①入,则长揖不拜……
②因言六国从横时。
③“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④“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⑤“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⑥“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会兵攻之,臣为内应。”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⑤⑥
16.下列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郦食其作为谋士,选择人主很有眼光,对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诸将,态度是“深自藏匿”,不悄与交;而对“慢而易人”但“多大略”的刘邦,却认为“此真吾所愿从游”,主动要求去见他。
B 郦食其有才干,很自信,明知刘邦“不好儒”,并且常以无礼的态度羞辱儒生,仍然请人传言要见刘邦。因为他相信,“多大略”、“时间问邑中贤士豪俊”的刘邦是不可能不需要有才干的人辅佐自己成就大业的。
C 郦食其初次谒见刘邦就表现出过人的胆略和善于说服人的口才。面对傲慢的刘邦,他“长揖不拜”,并故意提出了足以激怒刘邦的问题,然后顺着刘邦的回答提醒他,要成就大业就“不宜倨见长者”,从而折服了刘邦。
D.郦食其在和刘邦谈了昔日“六国从横”的时势,博得刘邦高兴以后,又提出先攻取和怎样攻取陈留的建议。这反映了他胸有韬略,具有远见卓识,但也表现出他有好发号施令、自以为能的弱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