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从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围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为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于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材料二:根据1895年至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企业名称 |
创办者 |
地点 |
时间 |
合义和丝厂 |
楼景晖 |
浙江萧山 |
1895年 |
张裕酿酒厂 |
张振勋 |
山东烟台 |
1895年 |
苏纶纱厂[来源 |
陈润庠 |
江苏苏州 |
1896年 |
通久源纱厂 |
严信厚 |
浙江宁波 |
1896年 |
通益公纱厂 |
庞元济 |
浙江杭州 |
1897年 |
商务印书馆 |
夏粹芳等 |
上海 |
1897年 |
源昌碾米厂 |
祝大椿 |
上海 |
1898年 |
材料三: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出现兴办实业小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它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桥梁”。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
革命(改革)名称 |
废除的旧制度 |
领导人物 |
历史影响 |
美国 |
① |
② |
③ |
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
俄国 |
1861年改革 |
④ |
⑤ |
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
日本 |
⑥ |
幕府统治 |
明治天皇 |
⑦ |
(2)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改革尤为艰难,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却无力回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和上述国家的革命(改革)是一样的,都是什么性质?
(3)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试举出世界近现代史上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
某中学九(4)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8分)
(1)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2分)
②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请举出一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或思想家。(1分)
(2)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9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中的“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是谁率领船队成为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1分)
②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3分)
论点 |
史实(历史事件各一例) |
争取民族解放 |
|
维护国家统一 |
|
领先科技发展 |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二 1913年英、德、美、法的比较
英 |
德 |
美 |
法 |
|
在工业产品上所占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与专利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1)根据材料一,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与1870年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特点?
(3)实力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3分)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他在材料中阐述了什么样的主张?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3)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他的变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5)他变法得的结果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1)
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4)除了治水,大禹还有哪些重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