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到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
|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
|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这部宪法理解正确的是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原则
④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著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 A.北宋 | B.元朝 | C.唐朝 | D.明朝 |
明中期以后,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手工业从征役制到雇募制的调整 |
| B.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
| C.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 D.手工业内部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