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
|
总销售量(万包) |
出口量(占总量%) |
内销量(占总量%) |
1840年前 |
6.4 |
0.9(14.06%) |
5.5(85.94%) |
1894年 |
16.02 |
8.23(51.94%) |
7.7(48.06%) |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旅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
A.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C.“建议并公布帝国![]() |
D.“皇帝是国家元首”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的名称 D.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英国的议会制 | B.法国的共和制 |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 D.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