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
《汉前期部分侯国户数增长表》
| 侯国名 |
封地 |
初封户数 |
增专苛户数 |
国除 |
、立国 |
增长率 |
|
| (前201年) |
(前179年) |
年代 |
户数 |
年数 |
‰ |
||
| 曲城侯 |
涿郡 |
4000 |
300 |
前162 |
9000 |
39 |
19.12 |
| 阳都侯 |
琅琊 |
1000 |
300 |
前155 |
17000 |
46 |
16.25 |
| 南安 |
犍为 |
900 |
|
前149 |
2100 |
52 |
16.43 |
| 平 |
河南 |
1300 |
300 |
前145 |
3300 |
56 |
16.77 |
| 柳丘 |
渤海 |
1000 |
300 |
前143 |
3000 |
58 |
14.52 |
与上表历史信息不符的是
A.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B.西汉前期人口增长较快
C.封国的取消与推恩令有关
D.北方人口增长远超南方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留学主要目的地是欧美;19世纪末,留学主要目的地转向日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 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转变 |
| 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要求 |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 |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战争的那些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
|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
中国古代皇权专制日益强化,但始终存在许多制约皇权的因素,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权的存在 ②科举制下士大夫阶层的形成
③监察机构的设置 ④内阁制度的设立。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如下图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
|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 D.瓷器是当时中国惟一的外销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