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的制定和历次修改,都是由党中央提出修宪建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成为修宪草案。同时,宪法原则、宪法规范和宪法的其他内容又是建立在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基础上。宪法是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表现为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所以,主张宪法至上,实际上也就是主张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同样,主张党的事业至上和人民利益至上,也必然要求宪法至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材料二: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竞争政策的核心部分,反垄断法是维护自由市场机制的基础性法律,有“经济宪法”之称。2013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案件主要有: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政府反垄断的重大经济意义。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每个使用资本和劳动的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7分)
(2)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7分)
案例探究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城市越来越美丽,然而每个人又都不愿意失去自己遮风避雨的小窝。针对近年来城市拆迁中出现的暴力拆迁、强制拆迁等现象,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上网等途径,搜集到下列资料,准备召开一次讨论会。
资料一 拆迁本来是为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而做的一项“利民工程”。然而,某些人为追逐私利,致使群众权益遭受粗暴野蛮地侵犯,拆迁就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变成了一项“扰民工程”。目前城市拆迁问题已成为群众信访反映的焦点之一。
资料二 从总体上看,城市拆迁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市民的居住条件。但多数拆迁户却对拆迁工作不满意,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拆迁居民被安置到城郊,导致生存成本大增,而这些问题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
资料三 面对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时作出了调整。目前,全国已经有近20个省、直辖市修改了拆迁的相关法规。规范管理、重新评估、群众监督……百姓的权益被放到了首位。
如果请你参加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讨论会,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拆迁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会由“利民工程”变为“扰民工程”?(5分)
(2)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有关拆迁法规,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的依据。(5分)
(3)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加快城市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5分)
奇瑞汽车公司被誉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它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从小到大,在困境中负重前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打破了没有巨额资金投入、巨大生产规模、长时间技术积累,就不可能搞轿车自主开发的种种“神话”,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奇瑞汽车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而且开始出口国外。奇瑞汽车公司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创新需要勇气,创新离不开科学的态度,创新更是一种行动”。
(1)从辩证的否定角度,说明创新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意义。(6分)
(2)结合奇瑞汽车公司的成功经验,从哲学上说明应怎样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6分)
总的看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好的,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退出矛盾和问题,充分认识发展中出现的心情款
(1)、上述论断体现唯物辩证法那些原理(5分)
(2)、如何用矛盾观点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4)
材料一:2009年江苏省及沿海三市GDP统计
材料二:江苏沿海三市资源情况
注:2009年6月,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1)请分析表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在不少人眼中,江苏沿海地区是个“经济洼地”,但在专家眼里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开发潜力巨大的“风水宝地”。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才能将“经济洼地”变成“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