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语段《蒲松龄著书》,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①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节选自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有删改。)
【注】①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③淡巴菰:烟草。④蒇(chǎn):完成。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相 传 先 生 居 乡 里翻译下列句子。
食贫自给,不求于人.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请你概括出两点。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与文中“以袜实米”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徐喷以烟 | B.以虫草为林 |
C.可以为师矣 |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即 呼 备 赍 米 一 石 致 之 塾 师 乃 受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译文:从文中可以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8.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作青云白鹤观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选文二段中都写到自己的“怡然”,体现了真正获得“”的愉悦。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①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②,收顒、攸系狱,顒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②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下列句中的划线词与“董卓无道”中的“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任重而道远 | B.不足为外人道也 |
C.大道之行也 | D.未至,道渴而死 |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攸 年 十 三 疑 之 谓 叔 父 衢 曰 此 吏 有 非 常 之 色 殆 将 有 奸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从选文看,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不足为外人道也
(3)遂迷,不复得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请写出选文中一个能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解释句中划线词语。
(1)再拜(2)知类
(3)长木(4)虽然翻译。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墨子在劝服楚王时先以“邻人”为例,这是运用了方法,再用“荆、宋”与“邻人”作,从而推理出了“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这样的劝说方法也使用过(请用课文内的人物填写。)。
墨子劝服公输盘时指明其助楚攻宋的行为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而劝服楚王时是“为与此同类”,表明墨子对公输用了方式、对楚王用了方式进行劝服。
墨子劝服楚王的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