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下图甲、乙分别为高等植物、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乙表示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乳汁的具体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示细胞不具有甲图中标号______ 所示的细胞器。
(2)乙图所示细胞生物膜非常发达,其膜总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 。
(3)甲细胞内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序号)中,从而决定了该结构是整个细胞________ 的控制中心。
(4)牛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汁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其附近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供给。下面表格是牛乳汁和血浆的部分成分比较。据图乙和表格内信息回答问题。(单位:g/100 mL)
成分 |
水 |
Na- |
K- |
葡萄糖 |
乳糖 |
甘油三酯 |
氨基酸 |
酪蛋白 |
抗体 |
血浆 |
91.00 |
0.34 |
0.025 |
0.05 |
0.00 |
0.06 |
0.002 |
0.00 |
2.60 |
乳汁 |
86.00 |
0.05 |
0.15 |
极微量 |
4.60 |
3.70 |
极微量 |
2.80 |
0.07 |
①与血浆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②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一种脂肪类物质),合成甘油三酯的细胞器是________。
③据图乙分析,表格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细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___,原因是该细胞内缺少相应的 (物质)。
④用14C标记的氨基酸饲喂牛,发现牛乳汁中的酪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酪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
第三十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其中的马术比赛被称为贵族的运动,英国纯血马是世界顶级马术比赛的常用马种,其数量少,生育力低。现代生物工程能有效提高优质马的生育效率。请回答:
(1)用激素处理适龄纯血母马,使其一次性排出比自然情况下多几倍到几十倍的卵子。采集的卵母细胞人工培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_____________。
(2)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
(3)为取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在胚胎发育的期用机械方法将胚胎分割。
(4)随着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纯血马的移入其他马的细胞中,将其激活并发育成胚胎,植入代孕母马体内。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胚胎的供体和受体应保持.
(5)克隆技术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传统观念造成极大冲击,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性克隆人。
(6)把含有某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培育成为一匹优质马还需要用到的技术有:。(至少写出两种)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
蒙古栎 |
杨 |
红松 |
白桦 |
未分解叶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叶 |
7.20 |
9.42 |
8.71 |
5.23 |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____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椒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请分析回答:
(1)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结合,使感受器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传导。当兴奋传至使人产生热痛的感觉,此时如果喝热饮会(加重,减轻)疼痛。
(2)夏季吃辣味火锅时人们会大汗淋漓同时面部发红,原因是在下丘脑参与下汗腺分泌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增加。此时人们常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吹低温空调和喝大量冷饮,在低温刺激下人体产生的肾上腺素和激素X增加;大量饮水,激素Y分泌减少。激素X和激素Y的分泌均受下丘脑的调节,下图是下丘脑和垂体示意图,激素X的分泌与下丘脑(A,B)处细胞有关,激素Y的分泌与下丘脑
(A,B)处细胞有关。以上过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调节的结果。
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过程均不发生交叉互换。A和B是显性基因,A和a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B和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1)若甲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为N。N的矮茎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若N的全部高茎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矮茎白花个体占。
(2)乙植株发生了的变异类型是;发生该变异时,基因的碱基。
(3)如果乙植株产生配子时,具有同源区段的染色体都可以正常进行联会,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共有种。
(4)为检测某植物体是否含有A基因,首先要在含有A基因的,以此作为探针,与从该植物提取出来的进行。
为探究大气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加倍的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
株高(cm) |
叶绿素含量
(mg g- 1) |
光合速率
(μmol m- 2 s- 1) |
||||||
15天 |
30天 |
45天 |
15天 |
30天 |
45天 |
||||
A |
对照(自然条件) |
21.5 |
35.2 |
54.5 |
1.65 |
2.0 |
2.0 |
8.86 |
|
B |
UV照射 |
21.1 |
31.6 |
48.3 |
1.5 |
1.8 |
1.8 |
6.52 |
|
C |
CO2浓度倍增 |
21.9 |
38.3 |
61.2 |
1.75 |
2.4 |
2.45 |
14.28 |
|
D |
UV照射和 CO2浓度倍增 |
21.5 |
35.9 |
55.7 |
1.55 |
1.95 |
2.25 |
9.02 |
(1)光合作用中,CO2在 中与C5(RuBP)结合,形成的C3被 还原成三碳糖。这样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 。
(2)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加快了碳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 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 ,说明CO2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参
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 的
含量。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