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韩非子说:“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争讼止,技长立,则强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这一思想可概括为(   )

A.“专职专任,定位管理”
B.“唯才是举,选贤任能”
C.“恩威并施,赏罚并重”
D.“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40年到1900年列强的侵华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或丧失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放福州为通商口岸②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疯狂地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美国开始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同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欧共体的建立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当前我国法律不允许“安乐死”,而李某身患绝症,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并决定是否立法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