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 | B.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
C.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 | 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以物质变化为基础 |
B.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 |
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反应速率很高,是因为这类反应不需要活化能来引发 |
D.大力发展火电以满足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
某同学设计可如图所示的探究原电池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材料必须是金属材料 |
B.若a极为铜条、b极为锌片,c为蔗糖溶液时,灯泡会发亮 |
C.若a极为铝条、b极为铜片,c为浓硝酸溶液时,铜为负极 |
D.若a极为铝条、b极为镁片,c为稀硫酸溶液时,铝为负极 |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加水稀释后,pH和KW均减小 |
B.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
C.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之比等于2:1 |
D.室温下,PH=12的氨水与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
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v(X)=0.005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A.4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A |
Cl2具有漂白性 |
Cl2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
B |
F元素非金属性很强 |
HF是一种强酸 |
C |
浓H2SO4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
但浓H2SO4却能干燥SO2 |
D |
乙醇能杀菌消毒 |
医药上选用纯酒精进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