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以下是小红同学的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实验目的】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步骤】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②过滤食盐水,观察滤液是否澄清。如滤液仍浑浊,则再过滤一次。
③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液体蒸干时,停止加热;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计算所得精盐的产率。
【实验分析】
(1)步骤③中出现的错误操作是 。
(2)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加快蒸发速率
B.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引流
【实验反思】经过这样操作所得到的精盐是纯净物吗?
【查阅资料】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
预计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① 将少量所得精盐溶于水,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 |
|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 化学方程式 |
② 取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时,在上层清液中再滴加 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所得精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钙 |
【实验结论】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不是纯净物。
下列实验中,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
(3)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
(4)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碳酸钠、锌粒 以及下列仪器,请根据它们的用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仪器名称)和用品 (填用品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药品是 .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①甲实验: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 ,若发现瓶内进入的水量明显小于1/5,其原因可能有
②乙实验: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你认为应该是 ,质量守恒的实质 ;
③丙实验: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 (填“A”或“B”),电解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原因是:
④丁实验:加热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 ;为确保实验得到亮红色的铜,当玻璃管D停止加热时,不需要断开D、E装置间的连接,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下列内容
(1)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2)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化石燃料是现今社会的最主要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雾霾”天气与大气中含有大量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有关.下列做法有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校园内垃圾就地焚烧
B.机动车采取限行措施
C.节日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调整上下班时间,各单位错峰出行
(3)煤气化能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其方法是将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关于水煤气叙述合理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C.点燃前应先验纯
D.完全燃烧无污染,属于清洁燃料
(4)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另一边镀二氧化锰,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金属锂及碱性化合物的污染问题,因而可作为一般的家庭废物加以处理.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D.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