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候,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并住院接受3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掉光了。
在苏珊返校上课前,苏珊班上的老师海伦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周一起,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同学们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周一到了,离校后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定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⑴填上合适的词。
( )的生命力 ( )地宣布 ( )的信念
( )地笑 ( )的神情 ( )地见面
⑵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反义词:犹豫—( ),熟悉—( )
近义词:普普通通—( ),渴望—( )
⑶苏珊为什么站在教室门口不进去?
⑷海伦老师为什么要让所有的同学都戴上帽子上学?海伦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
花的启示
在我家的小院里种着两种花:牵牛花和郁春棒。这是两种不同品格的花。
牵牛花一向是把根埋在土里,自己依靠着葡萄架往上爬,那纤细的身子是那样的柔弱,仿佛一阵小风就能吹倒似的;而郁春棒总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依靠自己吸收的养料,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顽强地生长着`。
春暖花开的季节,牵牛花开出了一朵朵镶着花边、色彩艳丽的花朵,它们躺在毛茸茸的叶子上,吹着喇叭炫耀着自己的美貌。在又大又绿的叶子上,郁春棒也开出了一朵朵水灵灵的白花。白花绿叶,格外淡雅,()它并没有为此飘飘然,而是默默地散发着浓郁的清香。这清香令人陶醉,招惹蜂飞碟舞。
一进入金色的秋天,牵牛花早已枯黄的叶子纷纷落下来,花茎也渐渐地枯萎,最后只结了几粒干瘪的种子就死了。而郁春棒也脱去翠绿的外衣,只留下几根一寸来长的茎露出干燥的地面待到和煦的春风再度吹拂大地的时候,就会破土萌发。
在社会上,有的人肤浅()软弱,有的人扎实()坚强;有的人取得一点成绩就居功自傲、到处炫耀,有的人默默无闻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从不向人夸耀;有的人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垂头丧气,有的人()遇到什么挫折()毫不畏惧,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花是没有思维能力的,它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于世。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他会决定自己怎样做人。
(1)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弱()干燥()困难()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①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②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再选择其中一组关联词造句。
(4)文章第1—4自然段是按照()顺序写的,你是从(
)和()这两个词语看出来的。第1—4自然段采用()的手法,具体写出了()。
(5)请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牵牛花和郁春棒的不同特点及品格。
(6)“花是没有思维能力的,它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于世。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他会决定自己怎样做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呼风唤雨的世纪》选段。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童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概()依赖()愿望()
(2)依赖自然的时候,生活是怎样的?
昔日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已变成了什么?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什么季节?()
| A.春 | B.夏 | C.秋 | D.冬 |
(4)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会提什么问题?细读后,你能自己解决吗?
我提的问题:
我解决的问题是:
阅读冲浪。
一把美国刀
父亲在朝鲜战场上带回战利品——一把美国刀。
岁月在刀起刀落中悄然流逝,父亲老了,我们长大了。姐姐长大后读大学,读研究生,又出国留学。她去的正是美国,那个生产好刀的地方。
几年后,姐姐打电话给父亲,说她准备做美国人,不回来了。(A)
父亲问:“为什么?”
姐姐说:“美国很好。”[
“美国好在哪里?”
“美国很多地方比中国好。他们四十多年前就能造出那么好的刀……”
父亲沉下脸,严肃地说:“你听着,在朝鲜,没有好刀的中国人,把有好刀的美国人打败了。”
父亲挂了电话,不再听姐姐的任何解释,他很伤心。伤心的父亲把美国刀藏了起来,严禁我们再用它来切菜、切肉、砍骨头,连看一眼也不允许。
想不到两个月后,姐姐从美国回来了,而且决定永远不再走。
父亲不解地问:“你不是说美国很好吗?为什么回来?”
姐姐抚摸着父亲的白头发说:“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比好刀更可贵的东西。只要我们不丢失这种东西,中国总有一天比美国好的。”
有两行眼泪,从父亲的老脸上缓缓流下来。
① 把文中A处画线句改成第一人称叙述。
② 中国人凭借什么打败了美国人?
③ 姐姐为什么从美国回来?
精彩回放。
伊里奇教授踩着早八点的铃声准时走进教室。他五十多岁,上穿圆领毛衣,下穿牛仔裤,人很精神,没有半点儿学究样儿。
本段课文为两层。第一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冲浪。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级一班里,他的成绩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消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总会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先最脏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里最醒目的净土。
有一次,老师出了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老师却没有笑,她轻拍阿瓜的脑袋说:“是的,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都会骑摩托车到学校来接他回家。一个雨天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个同学在雨中行走,便央求妈妈顺道送同学回家,可是车子后座装了个铁篮子,不能再多一个人。
回家后,妈妈忙在厨房里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在拆掉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多么笨的孩子啊,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
1.理解句子,按要求填空
妈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1)妈妈是看到() 这一情况才叹气并流泪的。
(2)“妈妈叹气”的原因是() ,“眼里却涌出泪花”写出了妈妈 ()的心情。
2.这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
A表现老师和妈妈对阿瓜十分关爱;
B表现阿瓜虽笨但很爱劳动;
C表现弱智的阿瓜是个心地纯真、善良、富有爱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