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液体的密度ρ/(g·cm-3) |
排开液体的体积V/cm3 |
物体的重力G/N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浮力F浮/N |
1 |
0.8 |
50 |
0.70 |
0.30 |
0.40 |
2 |
1.0 |
50 |
0.70 |
0.20 |
0.50 |
3 |
1.2 |
50 |
0.70 |
0.10 |
0.60 |
4 |
1.0 |
60 |
0.84 |
0.24 |
0.60 |
5 |
1.0 |
70 |
0.98 |
① |
0.70 |
(1)在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①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分析对比第1、2和3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________.
(3)分析对比第__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6)小燕又联想到物体的________与________成正比,深入分析处理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本题6分)某初级中学的同学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密度”知识后,产生了探究马铃薯(俗称洋芋)密度的兴趣。他们经过讨论提出如下猜想:
A.洋芋的密度与品种有关;
B.洋芋的密度与质量有关;
C.洋芋的密度与成熟度有关。
(1)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再提出一个猜想:。
(2)为了验证猜想A,需要控制洋芋的和,为此他们从市场上选购了“小紫芋”、“黄心洋芋”和“白心洋芋”三个不同品种的洋芋。
(3)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白心洋芋”密度值为kg/m3。比较三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次数 |
![]() |
成熟度 |
质量/kg |
体积/cm3 |
密度/(kg/m3) |
1 |
小紫芋 |
成熟 |
20 |
18 |
1. 11×103 |
2 |
黄心洋芋 |
成熟 |
20 |
18. 3 |
1. 09×103 |
3 |
白心洋芋 |
成熟 |
20 |
18. 7 |
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
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本题5分)小明用天平、钩码、弹簧秤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钩码质量(g) |
100 |
200 |
300 |
钩码受到的重力(N) |
1 |
3 |
|
钩码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比(N/kg) |
10 |
10 |
(1)请根据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表格。
(2)在用天平称量钩码质量时,要注意使用天平之前,应该使游码停留在位置。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是:
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豪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 (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
(2)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造成的;
(3)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