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包括
①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②《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
③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④《临时约法》规定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 B.推翻了清政府 |
| C.建立了中华民国 | 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民盟罗隆基对马歇尔说:“共产党让步大,国民党苦恼多,民盟前途好。”此言的背景是( )
| A.国共第一次合作 | B.西安事变的发生 |
| C.重庆政协的召开 | D.北平政协的举行 |
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 B.中西方化交流广泛 |
|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 D.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
|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