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韩宣王置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丞相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弗能下。当时的李由
A.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
B.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
C.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封地 |
D.享有世袭的职权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三元里民众曾在《申谕英夷告示》中警告英军:“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
②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坚决捍卫民族尊严
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坚定决心
④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近代,西方侵略者可以开始把大量商品倾销到宁波是在哪一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
A.中英《南京条约》 | B.中日《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中俄《改订条约》 |
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关于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朝始设宰相一职 | B.唐代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
C.宋代增设“参加政事”,分散相权 | D.元朝正式下令废除宰相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