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是一种惩罚
李月亮
①有个老片子,讲二战时德占区有一家酒馆,有个人常去喝酒,喝多了就骂纳粹,周围有的人以为找到了共鸣,也跟着骂。跟着骂的,不久就被抓走调查,从酒馆消失了。可经常“喝多”的那个人,却依旧在那喝酒骂纳粹。
②这是个细思极恐的故事。好在如今我们身边没有纳粹了,顶多偶尔冒出个饭局出卖者。管好你那张嘴啊,别在外面胡言乱语。我妈嘱咐我。
③闭嘴难吗?貌似不难,但实际上不容易。造物让人长了嘴,又给了它说话的功能,目的肯定不是让它闭上的。客观上,人是社会动物,交流沟通是生存的必需。而主观上,人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也有了解他人的愿望,这是本性,所以管住嘴不说话,跟管住嘴不吃饭一样困难。因为要说话的不是嘴,是心,只要心没闭上,嘴就闭不上。
④监狱里会用关禁闭惩罚犯人,让一个人长期独处,不跟他说话,这种貌似平和的惩罚其实非常残酷,人在这种可怕的孤独里,心理很容易崩溃。前几年澳大利亚旅游局以半年70万的高薪,招聘岛屿看护员,工作就是乘船在风景如画的大海上巡游,这份被称为“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应聘者众,但得到这份工作的幸运儿,却很少有坚持上几年的,因为会很孤独。再好的风景,看久就腻了,而离群索居没个人说话的孤独,却会使人苦不堪言。我们要说话,要听别人说话,要跟同类互动,以喂养彼此的灵魂。所以我们才会对“因为恐惧而不得不闭嘴”这件事,那么警觉,那么忧虑。
⑤他人是地狱,他人亦是天堂。他人可能揭发你骂纳粹或者把你的戏谑唱段传上网,他人也可以跟你分享分担,愉快地玩耍,让你的灵魂饱满而美妙地绽放。我们要做的,是唾弃前者,争当后者,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闭嘴了事。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如何理解选文中第⑤自然段画线句的含义?
阅读《鹅毛压得父亲喘》,回答下列各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
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所有的门,让阵阵萧萧北风穿屋而过﹣﹣他要一边拨弄,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风,将鹅毛中最轻,最软,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
④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恰似屋外飘扬的雪花,片片雪白,凌空飞舞。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隐若现地裹扶着,碰触着,吞没……他从不让我和姐姐帮忙,而让我们去学习。
⑤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子,都去集体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
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供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分拣出的鹅绒,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母亲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绒鞋暖和得很,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是临近春节的腊月,订做羽绒鞋的人很多,母亲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进一间四面都漏风的草棚里。晚上归来,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还得去垒房子﹣﹣取来半干半湿的田泥,赤脚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之后再用它们去垒墙。垒一层,晾干后,第二晚再接着垒第二层,如此反复……因为太冷,母亲的双手很快被冻伤,又痛又痒。父亲也喘得、咳得更严重了,但他们继续坚持着。
⑧几个月后,泥屋终于垒起来了,春天也到来了,父亲的咳喘渐渐有了缓解;母亲的双手也好了些。他们卖鹅毛和羽绒鞋所得的利润,得以凑齐我和姐姐的学杂费,一家人总算熬过来了。
⑨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当年患有较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因为怕花钱治疗,只能硬扛着,医生告诫他不要干重体力活,要休息,否则极易发展成肺气肿。可父亲哪肯休息,他坚决要去收鹅毛,因为这活相对轻松些,还能帮母亲。
⑩多年后,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有一次,我回到老家, 在老屋的角落里,惊讶地发现了一小窝的鹅绒,它们轻轻地拢在一起,像落入人间经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亲留下的鞋样子旁。鹅绒是那么的轻盈,有风掠过,便会飘散。但奇怪的是,它们竟始终在那里,一如当年此时。
⑪我终于懂了,当年,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看似轻如鸿毛,但对于贫病交困的他来说,却是千钧之担,于母亲也同样如此。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抗争,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在当时那个农村普遍贫穷的特殊年代,我和姐姐是方圆几十里地,唯一都读过书,上了大学的姐弟俩,谁也没因贫困而辍学。
⑫父亲肩上担起的和母亲手中操持的,虽然只是一片片很轻、很轻的鹅毛,但由此给予我们的爱,却重于泰山。
(1)请根据文章①到⑧段内容,把相应的故事情节填在横线上。
父亲挑鹅毛,又喘又咳→A →母亲白天上工,整宿做鞋→父亲踩泥垒墙,喘咳严重→B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抗争,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4)第⑤段和第⑨段是什么关系?从内容方面分析其作用。
(5)文章通过回忆父母辛苦劳作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①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开始消极对待生活。这种态度就像慢性毒药,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不满。实际上,悲观又消极的态度,除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糟糕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②其实,许多时候,换一种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
③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另一个卖草帽。老太太终日愁眉苦脸,对生活发愁不已。一位大师路过,就问他:"老人家,你为何愁眉不展呢?"老太太伤心地说:"天晴的时候,我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一到下雨,我又怕卖草帽的女儿帽子卖不出去,所以天天都为她们俩发愁啊!"大师说:"老人家,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下大雨的时候,你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如果出太阳,就为卖草帽的女儿高兴。因为不管下大雨还是出太阳,你总有一个女儿可以把自己的货物卖出去呀!"老太太听后,眉开眼笑起来。
④事情可能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就像我认识的一个乐观的女孩,她总是记不清老人说的到底是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总之她只要眼皮一跳,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运气要来了。古语常说:"否极泰来。"万事万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一定会反弹过来。
⑤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当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用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是上坡路。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倒霉。因为《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你所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吸引来什么。"
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即便生活虐我们一万遍,我们也可以对待生活如初恋。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记住罗曼•罗兰说的话:"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如果将下面的材料作为论据,你觉得放在第几段之后更合适。
两个行进在沙漠中的人,都只剩下半瓶水,一个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
另一个说:"真好,还有半瓶水。"后来,前者永眠沙漠,后者活出精彩。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节选),回答问题。
[甲]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是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乙]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下列语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乙]文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两个选段从说明顺序上看都属于逻辑顺序。
B.[甲]文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的"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无法被人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C.[甲]文"大多引用活水"中的"大多"意在说明池沼大部分使用活水,不是全部;
[乙]文"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一词强调了桥面与河面不完全平行。"大多"和"几乎"都从程度方面进行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一句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阅读《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一文,回答问题。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最好的养心之道。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莱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澄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从哪几方面展开论证?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读完文章,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读书收获。(不少于30字且不得引用文中原句)
阅读《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一文,回答问题。
①那个早晨,看见家门口的野蔷薇枝条上钻出了一个个芽,惊叫一声。
②那些嫩芽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春天的关系。 所以不停地犯嘀咕:呀,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它们在枝条上跺脚,摇晃着身体,但是枝条没有动静。而这个时候如果有风,它们的心又该慌张了吧?
③一个嫩芽长出来,也有好几种色彩: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着血,想必也是疼的。没有一种事物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疼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每一个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
④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这是春天烙进它身上的生命的基因:告诉它以后会长成一片葱郁的叶子。这是让它放心呢!所以一片叶子从一开始就不会出错,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春天如此宽厚,万物才重新生长。
⑤再往上一点,就是鹅黄了:刚刚长出来的娇柔的模样,仿佛弱不禁风。当然,它也不需要经过几场风,就会又往上长一点了。如同一个走夜路的人,总是担心一脚踏进泥泞,但是还没有踩到泥泞,这一段路就已经走过去了。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
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⑦春天就这样来了,一点一滴漫不经心的样子,油菜花也零零星星地开了,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而春天也是一个凶猛的季节,它不开个酣畅是不会罢休的。
⑧当然这棵野蔷薇并不知道我对它的憎恨:我在淘宝网上看见它开得那么妖娆,还可以接连不断地开,结果栽下去,它却是一棵野蔷薇﹣﹣花开得乱七八糟,没有一朵成形的,挂在枝头上的全部是小小的白花,我被淘宝骗了。但是它没有骗我,因为它不敢骗春天。所以春天一来,它似乎就叫了起来:我在,我也会开花!
⑨今年,我又买了几棵花苗栽下了,我一样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起来。我觉得这对我对它们都同等重要。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而且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
(有删改)
(1)请分析文章以"一棵野薔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为题目的作用。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凶猛"的含义。
(3)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4)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期待是什么?现在的你对未来也一定充满了期待,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