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资料介绍,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其中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现将2.5g氧化铜与24.5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17.4g。然后将固体溶于65.1 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过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5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反应中氧化铜起
(2)生成的氧气为
(3)所得滤液中溶质是
(4)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
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钾,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水中碳酸钾的含量,提取50g废水样品于集气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如下图,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该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g。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12g合金样品,将1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 |
剩余固体质量 |
第一次加入20g |
9.4g |
第二次加入20g |
m g |
第三次加入20g |
4.2g |
第四次加入20g |
2.4g |
第五次加入20g |
2.4g |
(1)m值为。
(2)求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2)和(3)小题写出计算过程。)
(5分)某水下供氧设备中供氧剂是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H2O ="=" 4NaOH + O2↑
某同学为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将15.6g过氧化钠加入盛有147.6g水(过量)的烧杯中充分反应,直至固体完全消失,不再有气泡产生。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胆矾晶体部分失水后得到某硫酸铜晶体(CuSO4·xH2O),华雪同学为研究CuSO4·xH2O加热后所得物质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取10.7gCuSO4·xH2O晶体加热使其分解,绘制出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资料:CuSO4·x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8x)
如图所示,到t1℃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方程式为:CuSO4·xH2O CuSO4+ xH2O↑)
(1)计算该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x的值。
(2)硫酸铜晶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准确到0.1%)
(3)升温到t2℃,残留固体是黑色物质,则黑色固体是。
硝酸铵(NH4NO3)是常用的一种氮肥,对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等有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NH4NO3中氮、氧、氢的原子个数比
(3)与80g硝酸铵具有相同肥效的尿素【CO(NH2)2】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