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1)王师傅修理电视机时,发现15 Ω和25 Ω的两个电阻的标称看不清了,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能够鉴别电阻阻值大小的最简单电路(电源使用旧的干电池),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虚线框内。
(2)王师傅怀疑厂家生产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有误差,为进一步测量15 Ω电阻的阻值
①在你设计的最简电路图甲的基础上,你的修改是:
②小明用额定电压3.8 V的小灯泡替换15 Ω的定值电阻,重新做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U-I图象是 ,比较L1和L的两条图线,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提出的问题:
解答:
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比较步骤,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3)比较步骤1和2,得出结论:;
(4)比较步骤1和3,得出结论:;
(5)王刚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M同时接到c、d,N同时接到c′、d′,此时小灯泡的亮度比步骤4的小灯泡还亮,是因为.
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反映出来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②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③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 能转化为能.
(8分)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
(1)在图甲中,请你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完成电路的连接.
(2)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灯泡的电阻RL=Ω.
(3)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接触良好.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灯泡不亮,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小明测量三次后,准备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对他求平均值的做法,你的看法是: 。
(8分)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某校学生对青口河的水质进行监测,定期取样测量其密度进行物理分析.
(1)他们在测量过程中,首先舀取湖水倒入量筒如图19(甲)所示.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一只空烧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最后,将量筒中的湖水全部倒入烧杯中,同样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湖水的总质量,测量结果如图(丙)所示,则舀取的湖水的体积为 cm3,质量为 g,密度为 _ kg/m3.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湖水的密度,甲乙丙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8分)小强用如图18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时,小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光屏的上方出现了“亮斑”,如图甲所示,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
(2)正确调节好实验装置后,小强开始实验。图乙是他某次的实验情景,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若将近视眼镜放在图乙中的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时应当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便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