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迁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臣等敢冒陈闻。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帝不纳。
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别驾辟:征召 B.当于后垂:留传
C.以诛骏功豫:参与 D.将之诛:惩罚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攀“居心平允”的一组是( )
①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②攀善于将命,帝善之
③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   ④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
⑤攀不得已,扶疾赴召         ⑥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濬谋划讨伐吴国,派遣何攀带着奏章到中央口述计谋,皇帝又召见何攀,命令他与张华筹划讨伐事宜。
B.何攀与石崇的奏章提出即使不能遵循远古的典制,也应当依照泰始初及平吴时的封赏旧制的建议,皇帝没有采纳。
C.何攀在改任兖州刺史、加封鹰扬将军的时候,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就职,皇帝也下诏催促,他竟然声称自己有病而不赴任。
D.陈寿、阎义等都是西州名士,被乡里诽谤,何攀任梁州、益州中正的时候,为他们辩明曲直,引荐他们担任官职。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
(2)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3)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眢,音yuān。眢井,枯井,无水的井),出三日而苏。五岁从父道括苍,堕高岭,衣挂于树不死。人咸异之。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丁父忧,服除,补故官。阶为人短小白皙,善容止。性颖敏,有权略,而阴重不泄。
帝用张孚敬议,欲去孔子王号。下儒臣议,阶独持不可。孚敬召阶盛气诘之,阶抗辩不屈。孚敬怒曰:“若叛我。”阶正色曰:“叛生于附。阶未尝附公,何得言叛?”长揖出。斥为延平府推官。连摄郡事。出系囚三百,毁淫祠,创乡社学,捕剧盗百二十人。迁黄州府同知,擢浙江按察佥事,进江西按察副使,俱视学政。
俺答犯京,阶请释周尚文及戴纶、欧阳安等自效,报可。中官(宦官)陷寇归,以俺答求贡书进。帝以示严嵩及阶,召对便殿。嵩曰:“饥贼耳,不足患。”阶曰:“傅城而军,杀人若刈菅,何谓饥贼?”帝然之,问求贡书安在。嵩出诸袖曰:“礼部事也。”帝复问阶。阶曰:“寇深矣,不许恐激之怒,许则彼厚要我。请遣译者(译者,送信的人)绐缓之,我得益为备。援兵集,寇且走。”帝称善者再。寇寻饱去,乃下阶疏,弗许贡。
帝所居永寿宫灾,徙居玉熙殿,隘甚,欲有所营建。问阶,阶请以三殿所余材,责尚书雷礼营之,可计月而就。帝悦,如阶议。十旬而功成。帝即日徙居之,命曰万寿宫。以阶忠,进少师,兼支尚书俸。嵩乃日屈。嵩子世蕃贪横淫纵状亦渐闻,阶乃令御史邹应龙劾之。帝勒嵩致仕,擢应龙通政司参议。阶遂代嵩为首辅。已而帝念嵩供奉劳,怜之。又以调去,忽忽不乐,乃降谕,欲退而修真且传嗣,复责阶等奈何以官与邪物,谓应龙也。阶言:“退而传嗣,臣等不敢奉命。应龙之转,乃二部奉旨行之。”帝乃已。
阶所持诤,多宫禁事,行者十八九,中官多侧目。方乞休,而给事中张齐以私怨劾阶,阶因请归。帝意亦渐移,许之。陛辞,举朝皆疏留,报闻而已。王廷后刺得张齐纳贿事,劾戍之边。高拱再出,扼阶不遗余力。会拱复为张居正所倾而罢,事乃解。万历十年,阶年八十,诏遣行人存问,赐玺书、金币。明年卒。赠太师,谥文贞。阶立朝有相度,保全善类。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间有委蛇,亦不失大节。(《明史•徐阶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岁从父道括苍,堕高岭道:经过
B.阶遂请立皇太子,不报报:上报
C.请遣译者绐缓之绐:欺骗
D.帝悦,如阶议如:随顺、依照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帝以示严嵩及阶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嵩、阶因请帝出视朝。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应龙之转,乃二部奉旨行之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D.嘉、隆之政,多所匡救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得罪了张孚敬,徐阶被排斥出京城。到地方后,他释放囚犯,惩治盗贼,毁坏不合理的祠庙。还创办乡学,督察学校教育工作,注重教化的作用。
B.对俺答侵犯北京,严嵩过于轻视,认为不值得忧虑。而徐阶高度重视,建议采取缓兵之计,皇帝连连称赞,并下发徐阶的奏疏,不许给俺答进贡。
C.严嵩的儿子行为不轨,皇帝勒令严嵩辞官,提拔邹应龙为通政司参议。后来皇帝考虑严嵩侍奉劳苦,怜悯他。又因为严嵩离开后,怅怅不乐,便想退位从而修道养性并且传位,又谴责徐阶等人把官位授给邪恶的邹应龙。徐阶据理力争。
D.徐阶坚持直言劝谏,多被采纳。后来给事中张齐因私怨弹劾徐阶,徐阶就请求辞官回乡。皇上也没有挽留。高拱再次出任辅相后,不遗余力地压制徐阶。

浣花溪记
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选自《隐秀轩集》)
注:严公,指杜甫的好友严武。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碑皆不堪读不堪:不能忍受
B.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次第:整齐
C.不必求肖,想当尔尔尔尔:这样
D.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清华:清幽而绚丽

下列各项全都属于钟惺“耽林泉之趣”的一项是()
①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②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
③尽溪,平望如荠④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⑤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⑥迫暮趣归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以全景入题,为读者描绘了浣花溪精致的一面,给人以清新俊爽之感。
B.文章描写景物,善于抓住其特有形态,条理分明,历历如画,写景抒情,结合自然。
C.文章第二和第三段,为浣花溪记游的主体,文字清幽之妙,结构详略之胜,堪称佳构。
D.文章结尾,作者入骨地嘲讽了那些假冒斯文的读书人附庸文雅、热衷应酬的丑态。

翻译下列句子
(1)溪周之,非桥不通。
(2)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①,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②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③必以牛,亦犹牧④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 ①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②淖(nào):烂泥。③服田:驾牲口耕田。④牧:统治、管理。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子以予颠之倒之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
B.今子以之代耕子之武城
C.虽不得田,其害小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是盖有激者也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
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豕纵大,安能耕耶?
(2)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注释:①檠:矫正弓弩的器具。②括:扎,束。③镞:箭头。
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括而羽之 B.饭疏食饮水
C.博我以文 D.不仕无义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孔子问曰:“何好?”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贤哉,回也!
C.仲尼岂贤于子乎? D.舜有天下,选于众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
(2)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君忿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公孙袭对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刘向《新序·杂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
(2)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3)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