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3年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条令:“自今为始,凡隶届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此政策可能引发

A.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量锐减
C.官办企业私营化
D.工厂倒闭国家经济动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织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一年之内,不准续添。”这表明 ①该规定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 ②中国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③要真正发展中国工业必须推翻封建制度 ④该规定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阅读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表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A民族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江苏
155
京津
455
浙江
42
山东
31
福建
20
奉天
19
广东
33
湖北
19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C民族工业比例失调
D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有一个时期,许多地方志都提及「民务农贾」、「民务耕商」、「民多商贾」、「富者皆弃本(农)逐末(商)」之类的记述。当时的学者在著作中也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和「新都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之类的文字。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数据?

A.由于经济繁荣,人们的观念改变,弃农从商,又因受到理学影响,致富之后仍生活勤俭。这应是对宋代的描述
B.弃本逐末的观念,古已有之,富室称雄者之中,已有江南商人,表示南方繁荣富庶。这应是对宋代的描述
C.人民从事商业活动是由于居住沿海地区,地狭人稠,只有向海外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都市。这是关于明代的描述
D.商业兴盛,人们观念改变,从商致富的人很多,某些地方的商人闻名全国。这是关于明代的描述

资料一:欧阳修为范仲淹作神道碑,记述他的生平和政绩,却未提到建设义庄的事。
资料二:钱大昕在七律范文正公祠中有云:「义田遗泽尚如新,古貌依稀佛地人」,「未登宰相输琦弼,已到真儒继孟荀」。
资料三:民国吴氏宗谱的家训有云:「子孙贵盛,家门之幸。当思范公,顾恤同姓。」
请依据这三条资料,选出适当的叙述

A.范仲淹建设义庄这件事,当时的人并未如后代的人们那样的重视
B.资料二与三高度评价范仲淹的义庄,反映宗族义田在宋代以后得到发展
C.清代与民国人们念念不忘范仲淹的义庄,是因为宗族义庄盛况不再,希望回复古制
D.钱大昕对范仲淹的评价采保留态度,认为他的政绩不如韩琦、富弼,只会发表空洞的议论

E.这三段资料提供了有关范仲淹其人其事的丰富史料,但对于了解宋代义庄的发展颇嫌不足

三国时期,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交易」;自此时起至唐中叶,五百年间中国的钱币数量稀少,只能以绢、帛等实物取代。请问:这段期间中国钱币稀少的原因何在?

A.汉末以来长期战乱,商业衰退,钱币流通自然减少
B.政府为促进交易,特意征收谷、帛,用以奖励耕织
C.此时佛教盛行,因铸佛耗铜,钱币的供给受到影响
D.海外贸易发达,民间花费大量铜钱,购买外国物品

E.商业发达,交易开始使用银两及纸钞,铜币不重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