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理学中,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B(单位是T)表示,B越大,磁场越强调B=0,表示没有磁场。如图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
(1)图甲是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出的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像。根据此图像分析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2)小明同学将该磁敏电阻R放在磁场外(磁感应强度B=0),接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流过磁敏电阻R的电流为        mA,此时磁敏电阻R两端电压表为        V。
(3)只要在图乙中再连入一个电压表,就可测量磁敏电阻的阻值,利用图甲,可知道相应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在答题卡第27题图上将电压表连入电路。
(4)小明同学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R置于磁场中的A点,然后接通电路,并调节滑动变阻器,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7V和20mA,则A事业的磁感应强度B=       T。改变磁敏电阻R在A处放置的方向,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则表明该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       (选填“有关”或“无关”)。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它是(晶体或非晶体),在第4min末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 ”、“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起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 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 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小红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如图甲、乙所示)。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0
84
88
92
96
98
98
98

(1)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请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作图像1分)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小聪在“探究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
-2
0
0
0
0
1
2


(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
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2)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2min比最后2min升温
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选填“强”或“弱”)造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