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3)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齐桓公任用伊尹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错误:订正:
2006年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将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君王是汤
错误:订正:
如图,居住于下图所示房屋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会种植水稻。
错误:订正:
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磨制石器,有爱美观念,过着氏族生活。
错误:订正:
习近平副主席告诫领导干部一定要学好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某历史兴趣小组对近代历史进行探究:
(1)整理归纳:
中国近代不仅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屈辱史 |
抗争史 |
A |
关天培英勇牺牲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B |
甲午中日战争 |
C |
D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
(2)比较分析:
中国近代史还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探究救国救民的探索史。
历史兴趣小组比较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发现有许多相同点,比如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看都学习了从结果看都。
(3)感悟提高:
通过以上探究,历史兴趣小组都深受教育,请你帮他们感悟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