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给付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1)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有何重大成就?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
(3)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对联六中, "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材料二:他(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还说天主教就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的罗网。”
——摘引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反映的内容,请你描绘出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状况?
(2)材料二反映出伏尔泰的思想立场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路易十六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林肯是美国最伟大总统之一,他艰苦奋斗,品质高尚,头脑灵活。请结合你所知道的林肯有关知识,写一篇“我眼中的林肯”小文章,要求有史料,有评论,字数200字左右。(共8分)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路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事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线路图(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从欧洲经大西洋、印度洋直通印度的新航路是由航海家谁开辟的?
(3)最早完成穿越三大洋,又回到欧洲的航海活动是由谁率领的船队完成的?他的航行证明了什么?
(4)你知道在新航路开辟的半个多世纪前,中国的一次伟大的航海壮举是什么吗?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的讲话,显示出我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决心。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改革创新”主题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温故知新
(1)请写出19世纪下半期欧亚大陆上进行的三次改革的名称。
俄国:日本:中国:
步骤二:他山之石
20世纪20——30年代,苏俄和美国分别对本国政策进行了调整,请据史实回答:
(2)苏俄和美国实施的政策分别是什么?
(3)它们的政策分别有何创新之处?
(4)对两国分别起到的最直接的作用是什么?
步骤三:问题探究
(5)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也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你认为历史上的改革能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你们法国拿50%,我们英国得30%,怎么样?”
——“不行,绝对不行!这次大战,法国损失最大,我们应该得58%。”
——“太过份了,我们不同意。”
——“那我们也不同意。”
——“我们美国一分钱都不要,你们两国都牺牲些,让别国也得点好处,
法国得56%,英国得28%,这样可以吗?”
……
材料二: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标转向了东方,于1921——1922年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争吵发生于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上?
(2)他们争抢的对象是“谁”?反映出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3)在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国都参与签署的条约叫什么?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两次会议上,中国的境遇说明了什么?